close
《退休糖廠在藝術的洗禮下,變身為嘉年華會場》



離開新化,我們終於前往這一次往台南真正的重點之地-仁德糖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蘋果日報的習慣?我雖然不喜歡蘋果對於部分新聞事件的窮追猛打、腥羶色誇大,但對於它分門別類的專題報導,卻頗為讚賞,像是旅遊王,幾乎快變成我的旅遊PDA,如果有出遊的計畫,上網查一下旅遊王,也是行前功課之一。
 
這一次,我在2007/10/27的旅遊版看到了台南南瀛藝術節報導,恰是台南沒去過的蓋章縣市,順勢就排進了行程,而我也剛好連結到相關網站去,知道如果利用7-11的i-bon買票的話,可以買到NT150(原價NT250)的優待票,這或許就是事前功課的重要性了,省點小錢可以做更多行程的安排。
 
原以為這個活動沒甚麼人知道,一到了會場才發現,我們這些井底之蛙,老是以為自己掌握的資訊是其他人不知道的,其實,很多活動,我們自己才是後知後覺呢!

在過去的台灣,肥沃的嘉南平原一直以產糖為生,所以,也有許多糖廠隨之產生,不過,隨著糖業的沒落,糖廠有的關門大吉,有的則是力圖轉型,有幾個改頭換面、產生了新風貌,再度重生,算一算,我們也去過不少糖廠,比較具有規模的,后里的月眉糖廠、佳里的蕭瓏文化園區(佳里糖廠)、六腳的蒜頭糖廠等。
 
對於仁德糖廠,我們一樣抱著期待又好奇的心參觀,不知道這一個糖廠又是怎樣的風貌?
 
不同於佳里以展覽為號召,仁德糖廠如今以音樂藝術作為一個方向,以「十鼓文化村」為名,鼓樂環繞,充滿音樂氣息的新糖廠。

這一次的南瀛藝術節,除了一些靜態展覽之外,最重要的是也邀請了國際的團體來到糖廠做表演,所以,我們一進門,先注意了表演的時間,然後再一一針對靜態展覽瀏覽。
 
與佳里糖廠一樣,仁德糖廠一樣大得嚇人,簡介上,大抵上分成了數十個館區,有戶外有戶內,皆有不同的主題,如奇美大型雕塑區、鼓博館、南瀛簡介等等別館。
 
我和老公主要是前往十鼓祈福館,有十面寫上平安、姻緣、考運等字眼的大鼓,讓人敲上三下,誠心祈福求個好運,我在添丁鼓上敲了敲,雖然不知道何時「小王子麵」才會降臨,但,我誠摯地希望,我和老公都能幸福地迎接新生命,老公則是代表性地在考運鼓上祈福;最後,我們在館方的祈福卡上寫下我們的願望,吊掛在十鼓祈福館內,願一切都能順遂。

 


接著是清溪林製鼓廠,除了可以DIY手工製鼓外,還有各種不同大大小小的鼓供人遊玩,我們從小鼓玩到大鼓,就像個小朋友一樣,好奇新奇。 

當然,路過YO YO School的時候,不免被這群YO YO超人給吸引住腳步,幼幼台真的是小朋友的最愛,沒有一個小朋友在這一關倖免的,嚇得老公直說以後不讓孩子看幼幼台。 

接著我們參觀的是奇美自動樂器展,所謂的自動樂器指的是不需要透過人演奏即可發出美妙樂音的樂器,透過記載著不同樂曲的滾筒、紙捲或鐵盤來牽動內部的機械裝置,利用風箱推動簧片、槓桿敲打琴弦、撥動鋼片等不同機械原理而發出不同音階,音音相連,串成完整的樂曲(資料來自十鼓文化村)。

文言文的說法讓你妳聽不懂嗎?
 
我也不太明白,不過,老公說,其實就是大型音樂盒啦,降子,大家有比較了解嗎?這些樂器都是奇美博物館的收藏品,這一次搬出來特展,因為是骨董,當然也不可能演奏給我們聽啦,不過,古色古香的樂器,看了就心情很好。
 
說到骨董,我們也參觀了搖滾美國1950車展,由岳山古董車博物館提供了美國巔峰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四部古董車,讓我們見識到了1950年代,對於汽車工業的讚揚與創意設計,不管是大燈的眼睛、眉毛設計,還是車頭的美洲圖案、車尾的火箭造型、車身兩色儼如戴帽的設計,都讓我們再度陷入貓王時代,超可愛的車子們。

看完一堆展覽,我們看看手錶,距離表演也所剩無幾的時間,趕緊前往水槽劇場等待表演,我很喜歡這個水槽劇場的設計,過去是製糖時的冷卻槽,利用一點空間設計感,就變成了表演舞台,很好的空間利用,不但讓人記住糖廠的過去樣貌,也賦予了空間新的使命。

我們欣賞了由印尼的克里達布達雅舞蹈團所帶來的民族舞蹈,正好遇上他們來台最後一次的表演,由台南縣文化局的局長互贈禮物,代表國際間的交流,讓我不禁為其鼓掌喝采,學習不就是從交流而來,真希望我們大長官們、政治家們都能夠拋開偏見、成見來相互交流,讓台灣走出去,而不是作繭自縛!

或許整個會場還是有點像個小型的遊樂場,充斥著小朋友的嬉鬧聲,但是,我喜歡這樣重生的糖廠,也喜歡在糖廠裡開心遊玩、嬉鬧的大人小孩們,那代表著在這裡能找到歡樂,而對我們來說,又學習到了另一種的音樂藝術與國際觀,這才是無價之寶不是嗎?
 
【待續】
 

9611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