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寫88災後故事之前》DSCF3609.JPG




有些話就讓我先寫在故事之前,這兩天半來的體驗,不只是去寫一個或兩個的故事,更期待的是,透過一點微薄的小力量,讓這些故事能夠讓這些可能需要更多奧援與資源的部落,被更多、更多人、企業看見。

回來了,兩天半的行程,滿滿地塞了我小小的腦袋。

好多故事想要告訴你們,但也有好多話,想要趁亂的時候說一說,或許,其他該認真寫的採訪稿,就讓我一步一步慢慢完成,但在寫故事之前,讓我說說這幾天在部落裡,我...所遇見的故事。

DSCF3610.JPG

↑下鄉前,我認真地寫了自己該帶的東西,幸好,該帶的都帶了。

DSCF3675.JPG

↑11時各地的公民記者,就在左營站前的小7集合,等著參加編採會議。

我在家裡,先安頓好老公和小孩以後,差一點趕不上去左營的高鐵,老公一路狂飆,卻又一路問我,真的要去嗎?他故意地說著:「拋夫棄子」,是啊,這一趟下鄉,真的所謂的拋夫棄子,可是,我跟老公說,這一趟,或許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我們能做的這麼少,只是短短的兩三天別離,我希望我們都能夠勇敢堅強克服,也因為有著他全心的支持,我才能夠順利挑戰這次公民記者的任務。

左營站前,我看著幾位年輕有為的大學生們,這才知道,原來多數參與這次招募活動的人裡,很多都是新聞系的學生,像我這樣半路出家的非專業科系並不多,倒讓我開始有些緊張起來,擔心自己無法寫出真正專業感人的新聞稿。

不過頭都洗了,還是硬著頭皮來到旗美高中(旗山社區大學)參加編採會議,宏爺一邊提醒著我們可能之後下鄉的注意事項、寫稿的情況,一邊又請旗美社大的主任為我們介紹駐點負責的伙伴。

DSCF3684.JPG

↑大家正在認真的互相認識,瞭解活動細節以及未來方向。

看著這群在社區裡面,默默耕耘、為災區發聲、出力的伙伴們,心裡不禁由衷地感佩起來,是啊,有什麼力量比社區自身的力量更強大,又,有什麼協助是比切中災民的心聲更有力的幫助?這些,全都是旗美社大目前努力著的,除了希望這力量能夠不斷維續下去,另一方面,也希望相關單位,能夠看到民間的努力,挹注他們更多、更多的資源,讓地方能夠做更多的事情。

DSCF3688.JPG

↑小小的辦公室裡,擠滿了文宣、教材、期刊,每一位社大的伙伴,來去災區多次,最能夠體會災民的感受,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真的開始為自己能夠親力親為協助他們一點點為榮。

社大的秉原哥帶我們一路從旗山到茂林,我們準備先落腳在多納的民宿,第二天到茂林的烏巴克,我開始和身邊的伙伴- 輔大新聞系的妹妹,學習著如何安排採訪,如何進行訪問。

沿途看到茂林的山林,心裡不禁一揪,來到茂林這也是第三次了,過去曾造訪的風管處不見了,美雅谷封閉了,吊橋斷了,土石泥沙堆滿了路面,走著走著,四處是崩塌的路面。

DSCF3705.JPG

↑正義化身的前發展協會理事長郁德芳先生,是我們的第一個受訪者,在他自己建造的石板屋裡,帶我們重回八八水災的當時,細數部落目前的困境以及對公部門、政府的期待、失望。

夜晚的多納,郁先生不只為我們安排了許多可愛的受訪者,因為遍尋不著晚餐地點,我們在一旁被請進咖啡屋裡喝咖啡,熱情的老闆娘看我們無處吃飯,好心地把他們的家常便飯讓我們墊肚子,心好暖好暖,自然災害或許可怕,但人心善良卻是永恆不變,我相信,如此善良的我們、的老百姓,再怎麼樣也一定能夠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DSCF3726.JPG

↑相處兩天半的伙伴-可愛的于心妹妹,我們一路相伴,來自不同領域的我們,卻能夠同時為災區報導盡一份心力,這是多麼有緣的一件事。

老闆和老闆娘不收分文又請我們他們自己種的咖啡,看著他們雖為受災戶,卻又樂觀、助人的態度,真的使我不得不敬佩,卻也感嘆,除了他們自己的力量以外,難道沒有別的了嗎?這或許是之後的故事了!

DSCF3728.JPG

↑上自由時報報導的咖啡屋,老闆娘江小姐也有一副好手藝,我在這裡買了一串很美很美的琉璃項鍊。

夜深了,郁先生卻一點也不喊累地帶我們穿梭部落,一連採訪了洪長老、社區代表,突如其來的一陣慌亂,走在部落裡,沒有察覺到動靜的我們,一點也沒有想到全台大地震來了,受訪者笑著我們是地震帶來的禮物,一震完就出現在門口。

原本要受訪的婦女一聽到是要採訪八八水災,面有難色地說,早上不是才採訪過嗎?怎麼又來了,是啊,一連串的團體、一連串的媒體、一連串的人來到了災區,卻沒有整合地不停地問著問題,難怪他們感到不舒服,我和伙伴異口同聲地取消了這位受訪者的採訪。

對我們來說,我們來,不是為了我們自己或是媒體的任何利益,我們希望的是部落裡的聲音、災區裡的實際情形能夠被發掘,二度甚至三度的傷害,我們不要這些!

DSCF3736.JPG

↑接受採訪的洪長老。

在多納睡的晚上,意外發現多納竟然有政府提供的數位落差的無線網路,上網看了地震災情後,突然才開始緊張起來,這強震會不會震垮了外面也鬆動的土石,我難道也要在這裡變成災民嗎?此時才真正開始體會,孤島的感受,災民的痛苦,又豈是我們能夠想像的一般?那一晚,我很疲累地睡了。

DSCF3739.JPG

↑好心收留我們民宿老闆娘。

一早,我們和約好的當地人朋友一起到茂林去,先去採訪目前茂林正在推動的紫斑蝶季,話說,來茂林這麼多次,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的紫斑蝶,心裡很開心,災害或許真的很大,但是,祂畢竟還是沒有把天然的資產全部帶走,留給了這裡的居民無限的寶藏。

DSCF3793.JPG

↑守護和為遊客講解紫斑蝶的解說員,柯小姐。

DSCF3798.JPG

↑守護村莊重要訊息傳遞工作的爾克先生,也是守護茂林土地的重要人物。

DSCF3823.JPG

↑也感謝爾克先生忙碌之餘,還得義務帶我們到處去。

因為早上無法約訪到適當的受訪者,我和于心還在遊客中心休息睡覺起來,前晚的疲勞真的過度了,兩隻迷途羔羊就在中心裡睡起覺來,一醒來,已經中午時分,不知道上哪覓食去,好心的茂林警員就把我們拎回派出所。

在派出所裡的愛心便當,好香好甜好好吃,120幾天後的他們,嘴裡雖然講起災害的當時生死一瞬間,卻一點也看不出他們對災害的恐懼與害怕,身為人民保母的他們,災害危險比不上他們保護土地、保護人民的責任,人親土親一家親,我在派出所再度感受到溫暖。

下午,來到了要落腳的烏巴克民宿,先向民宿主人借車之後,就載著于心到處走走看看,現在的復原已經比災前好了,但看了還是仍心有餘悸。

DSCF3853.JPG

↑被土石淹沒的房子。

下午,繼續採訪了一樣也被災情影響的生態民宿-得恩谷民宿的陳誠老師,守護部落、守護生態的他們,讓我好生感佩。

晚上就買了雜貨店的泡麵,和于心在烏巴克度過在茂林的第二晚。

第三天,我們都睡到有點不想起床,一醒來,就是滿山滿谷的新鮮空氣,突然感受到,為什麼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不想離開,那是一種歸屬、一種原我的感受,他們天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成長的,要離開,談何容易?

和石板創作家-馬樂老師的約會,看著他的創作、聽著他的理想,又重新看待了部落文化的這件事,或許,往後的故事再讓我慢慢說明吧。

DSCF3911.JPG

↑講述著他的創作理念與作品的馬樂老師。

在回程的路上,民宿老闆烏巴克先生很好心地用他的小貨車載我們一路下山,我坐在他的身旁,問著他這一路守護土地、守護部落文化的心路歷程,聽著聽著卻很想掉眼淚。

回到部落19年的光陰,奉獻的是他的全心全力,但剩下來的,卻是一片流失但回不來的土地,沒有積蓄在身,嗷嗷待哺的孩子們的期待落空,他內心的掙扎,對政府的無奈,對理想的憧憬,聽在我耳朵裡,心酸在我心裡,未來,再把烏巴克的故事跟大家說吧!

這就是我在茂林兩天半的故事,故事很長很長,或許我一下子也說不完,感想很多很多,我或許也整理不完整,但是,我很想告訴大家的就是,重建再造的路很長,我們真的只有做了一點點,災害或許是危機,但對災區來說有可能是一種轉機。

如何將危機化轉機,都是現在重建、再造需要努力的方向與目標。

而這些也很需要我們在外界的援助與資源,如果有心,或許也把這一次下鄉活動的相關新聞傳播出去!讓可以協助他們的人知道,讓他們能夠真的在重建之路上好好地再站起來。

【災後的88個故事。故事未完待續】


981221

~歡迎轉噗、轉寄,讓更多人看到災後的88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