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gerAds

目前分類:紫の書摘輕輕寫 (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生養的初衷》

DSCN4977

緣起

之前就曾在訂閱的星期八裏頭看過書介,"一切教養的核心,就是教孩子成為一個好人",這句話打中了我,沒錯,這是我身為父母最初也是最終的期盼;但,要如何做得到? 價值觀、人格、品格教育,看似在天上的雲,看得見,但摸不到,連我們自己大人也常迷惘在世俗的價值觀之中,我們又如何帶領孩子去面對真知正確的價值?

那天在圖書館恰巧又遇到了(很有緣的書本),趕緊借回來看;時間點也好敏感,因為521的北捷事件,也正在擾亂我們的社會視聽與價值。

我很欣賞這本書,第一章剛看完,就頻頻地做筆記跟點頭,談到現代社會價值觀的崩離,恰巧是我們現代社會的縮影。是的,價值觀的紊亂、時代的巨變、資訊知識的大爆發、生活居住空間的狹小、金錢價值觀的錯亂,在在地都讓我們這一代下一代出現了疑難。

作者稱之為價值之樹的五大價值分別為:真相、正當的 行為、和諧的相處、愛和非暴力,除了分章敘述,章節裡也提及怎麼運用、怎麼利用一些技巧來和孩子討論價值觀,我覺得很棒,沒有過多的批評,只有告訴妳/你 可以怎麼做、"最好不要這樣做"。而節錄一些國外3-8歲孩子對這些價值觀的討論,會更讓我們對孩子們的世界(或稱視界)更有同感。

DSCN4978

所以,我想慢慢地寫,跟大家分享這本書我覺得很不錯的地方。

價值觀的起點

[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自己,就要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中心思想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孩子價值觀的起點,孩子需要良善的威權,既告訴他們不可以跨越的行為界線,也容許他們擁有充分的自由]。

給孩子自由。不該束縛他們。是我們常聽到的事情。

但確實,我也曾疑惑過,到底什麼時候才叫做界線? 上兩句給了我很充分的想法,我喜歡這條"新中間路線"(良善的威權)。

[如果你想改變這個世界,就必須從自己做起]-亞里斯多德

[家長及老師應有的態度]

每個人都要有勇氣問自己這些問題?

-甚麼是我認為重要的?

-關於價值觀,我必須知道些甚麼?

-我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我期待別人有甚麼價值觀?他們跟我的行為方式有甚麼關聯?

-人類的普世價值是什麼?價值觀有沒有最低的標準?人與人相處,有哪些底線是絕對不可以潛越的?

-如何才能讓孩子理解這些價值?

-要孩子聽話時,不能一味地要求,應該盡可能地解釋

-規定行為的尺度或處罰孩子時,必須適度並且具備同理心。

-努力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有了孩子以後,真的會要把上面這些問題想過一遍。然後在生活實踐裡,確實執行。

 

為什麼公車上孩子想喝水,我卻不讓他們喝。他們只是個孩子。那為什麼在捷運上,孩子想喝水,我們卻告訴孩子,不行!!

他問:為什麼?

大人們會回答:因為這樣會被罰錢。--->孩子會學到一件事情,原來不會被發現(發現了也不見得有懲罰的事情)就可以做,即使那是錯誤的。

所以楚楚常問我,為什麼紅線不能停車,好多大人們都要在紅線上停車?所以楚楚看到別人在公車上吃早餐,他會覺得疑惑。確實,因為連我們都無法遵守規定,孩子們為什麼要遵守大人給的規定。

這是孩子教我的第一件事-遵守良善的威權,才足以信服。

這只是一個生活中的小例子,我確實有時候也會忘記,然後超過了底線,孩子們會反過來提醒我,馬麻,這邊不能照相,照相機要收起來喔。

有 些馬麻很羨慕我的孩子很配合拍照,其實,我也曾經受挫過,每每想要"逼迫""利誘"孩子的時候,就會想起自己拍照的初衷。所以,我解釋給孩子聽,孩子,妳 知道馬麻為什麼要拍照嗎? 因為我想要紀錄我們曾經這麼快樂的時光,馬麻小的時候沒有照相機,去過哪裡、玩了什麼?跟爸爸媽媽有沒有去玩? 我自己都不知道。

就像你們會看著爸爸媽媽的照片問我,為什麼沒有我? 以後,你們也會這樣問我,然後馬麻會回答,喔,因為你們不拍照。等到那時候,馬麻想要看看你們的樣子,也沒辦法了。

真心地問楚喬,你們喜歡看著照片和回憶嗎?看著照片會笑嗎?

那次之後,孩子們不會再擺臭臉說,我不要拍照了,他們配合著我們拍照。

也因此,不管孩子想拍什麼,多奇怪的照片(像是跟廣告招牌拍照、人形立牌拍照、拍自己的作品),我也不敢臭臉回絕,更不敢說任何一句,拍好多好煩啊~(小人還有獨照跟合照的區別)。

我會笑著拿出相機拍照,因為那是孩子們同理我作法而延伸的行為。

但你會問我,那孩子若是聽完了還是不想拍。

哈,我會說,溫柔而堅定地繼續偷拍,堅持而不放棄地問:寶貝,妳/你願意拍照嗎? 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當然,很多時候我也會忘了以上的價值觀,不小心,我會在別人面前數落自己的孩子、取笑他們。做一些其實我自己也不愛別人對我做的事情,所以,要當一個好的榜樣,是一條長遠的路。

所以書裡說:

沒有完美的父母親,也沒有完美的孩子,所有的父母都可以是良善的。
就讓我們繼續朝著成為好的榜樣這條路走下去。

---------------------------------------------------(書摘分隔線)

五大價值觀1-真相

父母自己也要正直自律
要讓他們有樣學樣(答應的事情要真的做到)
不要對孩子說謊,不可為了便宜行事或是保護他們而說謊
不可以誘導孩子說謊
父母也該承認錯誤並道歉

做好的榜樣,讓孩子知道,不能說謊。但要分得清楚孩子說的是謊言還是想像力。

*勇氣之石可以帶來真相:可以送孩子一顆勇氣之石,讓他在關鍵時刻有勇氣說出真相。(把勇氣之石拿在手上,他會給你力量跟勇氣,讓你說出事情的真相)

孩子的好問時期:這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會這樣子?什麼時候?在哪裡?
-請給他們一個簡單、適齡的回答,這個答案可以只是部份的答案,然而重點是必須是真實的,兒童還不需要太過精確嚴謹的科學解釋,這些可以留待入學以後。

上面這個問題是別人常問我,我不知道要怎回答孩子的好奇。我的回應也是如上,簡單但正確地說就可以了。

書裡舉例:
爺爺為什麼我要到你家?->這樣才有人陪我玩
為什麼月亮要掛在天上?->這樣晚上才不會太暗
為什麼鳥兒會飛->因為牠要找吃的東西...................

欣賞孩子的研究精神。

五大價值之二:正當的行為

當孩子受到責備時,他學會批評,
當孩子受到敵意時,他學會爭鬥,
當孩子受到嘲弄時,他學會害羞,
當孩子受到羞辱時,他學會自責,
當孩子得到同情與包容時,他學會耐心。
當孩子得到鼓勵時,他學會自信,
當孩子得到正直的對待,他學會正義,
當孩子得到友情,他學會在世界上找到愛。

正確的應對與"出自真心"的禮貌很有關係。禮貌可以減輕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負擔,促進和諧。然而禮貌要是成為空洞的教條,失去了背後真正的情感,也會背離正確的應對原則。

當孩子體驗到,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傾聽、相互關懷、相互尊重,一起思考、一起講話、一起遊戲,他們才會自然的學習到出自內心的禮貌。

*在遊戲中學習正確與錯誤的行為(角色扮演)
*這是錯的?還是錯的(透過猜謎遊戲觀察孩子,這是對的嗎?-把夾克丟在地上?上床前要刷牙?)
*勇敢面對自己丟臉的事情(勇於面對自己每天所做的丟臉行為-瑞士超市創辦人古德弗列特。都特維勒)
"良善的威權"就是:清楚明白地告訴孩子,我的要求是什麼。舉例來說告訴孩子:"我希望你現在去洗手,再過5分鐘就要吃飯了。"讓孩子可以單純奉行簡單明白的規則。
"規則可以給孩子安全感、信賴感以及清晰的結構感",除了一起討論遊戲的規則之外,也要有不可打破的規則及行為準則,例如:交通規則、衛生規範等。

例如:
*和家人開車外出,孩子要坐在後座並繫上安全帶
*肚子不舒服時,就不要再吃蛋糕
*手裡拿著刀子(叉子、尖銳物品),不可以東奔西跑

***
我記得有一次,去美術館參加活動的時候,趁著等待集合的時候,我把孩子拉到門口去看美術館貼在玻璃上的說明,上面一共洋洋灑灑地有10大不可以做的事情。我讓孩子自己看圖猜測並宣示,自己可以在參觀美術館的時候可以遵守上面的規則。

志工老師跑來讚揚我,說她很少看到媽媽這麼做;因為我相信,孩子在明白規定之後,也會嘗試去遵守。(當然,越小的孩子專注力時間越短,參觀的時候必須縮短,可以帶他們到戶外的空間走走)

***
我們必須學習與資源共處的正確態度,例如珍惜食物。孩子面對食物的正確習慣,必須由許多小地方開始做起。例如帶著孩子出門買菜、煮飯、一起用餐,並以身作則,帶頭示範。

*讓孩子參與每日菜單的設計和挑選。
*帶著孩子一起去買菜,除了到超級市場也要到傳統市場,最好可以直接跟農夫交易,那些地方有許多讓孩子精微之一亮的事物、色彩及香味。
*可能的話,我們自己種菜。
*我們要讓孩子在一旁看我們做菜、煮飯和烘烤。
*大家一起愉快地談論所吃的一切,這中間包含了多少人的參與及辛勤:農夫、幫收割的人、卡車司機、市場小販......對待物資的正確態度

現 代人浪費食物的習慣,或多或少也感染到孩子身上。壞掉的玩具也被不當處置,甚至有的就在孩子面前直接丟在垃圾桶裡。對孩子來說,這表示:壞掉的、舊的東西 就是一文不值,就該被丟到垃圾桶裡,他們也可能得到一個結論:年紀老邁的奶奶也應該送到老人院,當某人生病的時候,就該丟到回收場。

***

這段話我深自反省了很多,包含在參與了不少政府或是民間舉辦的相關活動後,我有更多的感觸。

我常在參與活動時,聽到很多人詢問,請問有小禮物嗎?闖關可以拿到什麼?面對提供的誘因,不只是一直詢問如何拿得到,還一直問能不能"免費"多拿幾份?

感覺越划算越好,能拿到越多越好。

一 開始的我,也會計算著拿回家的東西然後跟別人說有這樣的好康。但隨著角落的贈品越來越多,我突然有一種不知道該拿這些可能用不到,或是已經有好多的東西怎 麼辦? 在孩子面前丟掉,這實在是太浪費了,真的要拿來用,卻又用不完。之後,才發現我們常常習慣於貪小便宜,但忘記思索自己是否適用。

而孩子不知不覺中,是不是也感染到這樣的價值觀?!

除了食物、用品,都是如此,當小孩看到父母親還沒壞就換新的,好的東西就直接回收不用,那他們在玩具還沒有壞的時候就要換、玩具稍微不美觀了、壞了就準備丟掉的時候,我們又反過來告訴孩子浪費?後來,和楚楚討論過很多方式。

1.不穿的衣服要給更需要的人
2.不玩的玩具可以給需要的小朋友
3.壞掉的東西要嘗試修理,真的無法修理才能丟掉
4.出門遇到贈品或是給予的小糖果,真的不吃不用就盡量不要拿
5.廣告單、紙張,我們盡量不重複拿,響應無紙。

***

泰迪熊與我情同手足

要是我們把壞掉的泰迪熊細心縫補好,會帶給孩子什麼感受呢?這表示:我愛它,即使有一點小瑕疵,我還是很珍惜它。它隨著我度過那麼長的時間,我們是生活夥伴。(讓我想起玩具總動員3)

居住在紐西蘭的毛利人,不只為物品取名字,也會舉行歡迎儀式。

經過這些遊戲和儀式的孩子,會覺得每個物品都具備了"生命價值"。一旦他們開始上學,就不容易受到名牌的影響,知道並不只有名牌的衣服或鞋子,才是"好"的,名牌的名字不見得比一個熟悉、親切的名字還要好。

生命最重要的事就是感恩

稱讚比生氣和處罰還有效
小小心靈的折磨和受害者(談霸凌)

預防霸凌的基本原則有以下幾點思考:
*我們必須及早培養孩子尊重並接受他人在人格上的不同
*孩子必須培養勇氣、容忍和耐心
*我們可以為孩子講述一些有關霸凌的正面實例,確保每個孩子都能接受這些疏導

五大價值之三:和諧的家庭

我們要在言詞上多加修飾,對事不對人,而且要避免以偏概全的指責。

透過鼓勵,孩子才能學會

具體的行為,而非讚嘆詞:例如:我剛才跟朋友講話的時候,你都沒有打斷我們的談話,等到我們講完。好感動!你真的長大了!

創造和諧愉快的氣氛

一起用餐、一起煮飯、安靜地一起聆聽音樂….

與孩子共處的寧靜時刻

有研究證據顯示,刻意練習去感受寧靜的孩子,會比較安靜,遊戲時的專注程度較高,持續力比較好,可以靜下來聽別人說話。因此,每天為孩子安排一段寧靜的時刻,就算只有兩、三分鐘也好,對孩子會有正面的影響。

用感恩之心解放心靈

-具有魔力的兩句話:謝謝和不客氣
-睡前的感恩禱告

保持內在平和

“今日事、今日畢”

特別適合用在我們每天都會碰到的摩擦或紛爭。要是我們懂得讓它們即時融解、冰釋,就沒有機會累積,也沒有機會在原地盤旋,形成暴力。

  1. 立即澄清還沒有解決的問題
  2. 要是無法和關係人一起澄清這些問題,你也可以建議由第三者在一旁協助
  3. 在談話中,盡量避免使用”你”來開頭的句子。換句話說,你只能講述自己的經歷。
  4. 要具體的引出對方還記得的近期事件。
  5. 只要提出你自己的觀察,不要加以評論,只要描述自己對他人言論或行為的反應。
  6. 只需把話題集中在那些別人可能改變的言論或行為上,也就是只談那些有用的,避免強人所難。
  7. 只需要說出自己的願望,讓別人知道如何改變自己。指責雖然容易得多,但不會解決問題。
  8. 只能表達自己的願望、提出自己的解釋
  9. 當別人想要找機會跟你澄清事情的時候,這是絕佳的機會。不要爭辯、也不要辯解,只要靜靜地聆聽,仔細詢問細節,直到你理解他們的想法。之後你再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10.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要原諒別人的疏忽,因為這也是你原諒自己的疏忽的唯一途徑。要是這很難做到,那麼可以回想一下別人原諒你的許多經驗。

五大價值之四:愛

以好念頭替代壞念頭
-我們心裡的想法,和我們對自己的尊重,有很大的關聯。
-避免給孩子負面的自我畫像(避免評價個性、人格,盡力敘述行為)

明白地告訴孩子你愛他

孩 子很少有機會知道,原來他們是那麼地珍貴。讓我們一再的告訴他們,我們無條件地愛他們,無論他們是誰,無論他們具有什麼特質或瑕疵。避免使用”要是…那 就….”的句子,因為如果我們講話時老把條件放進去,對孩子自己意識的開展是有害的,這些條件跟孩子本身的價值是無關的。

-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愛你?(遊戲-繪本)
-
關愛自然、敬畏自然
。讓我們夏夜到野外去
。我們要解釋給孩子聽,為什麼不能任意攀折樹葉、樹枝
。透過大自然遊戲

五大價值之四:非暴力

問題並非”要不要看電視?”而是”該看多少?該看那些?”把太多的時間花在電視、電腦前面,因而排擠了其他活動的話,對孩子及其身心發展都是有害的

以遊戲取代媒體

遊戲是現代媒體最重要的替代方案,提供給孩子更吸引人的玩具、遊戲以及家庭裡的各種活動,比直接了當地禁止看電視要來得好。

。提供孩子充分的遊戲可能性與空間(例如:繪畫、閱讀、勞作、種植、手工藝及音樂)
。讓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平日就要觀察他們對那些東西有興趣
。你可以跟孩子騎腳踏車出門,在家附近溜達,或開車到野外健行、跑步、遊戲。別忘了帶著全家人一起出門,夏天去游泳,冬天去泡溫泉。
。帶著孩子出門運動或參加文化運動,特別是依些展覽、兒童舞台劇、適合兒童的電影。有時候電影可以變成電視的替代品。
。過年過節的時候,可以趁機玩一些緊張刺激的家庭遊戲。

情緒激烈的孩子不好嗎?

當小傢伙伸手打人的時候,他們通常都沒有惡意。他之所以打人是由於一時的焦慮。

這時我們要避免道德上的攻擊或責罵,像是你很壞、好大的膽子、你是故意的。

我們可以清楚地給孩子一個信號,讓他知道有這麼一條規則:"不要這樣,我們不可以打人"

我們要是看到了動手動腳的場景,就出面制止,握住孩子打人的手,把他緊緊抱著,很堅定地看著他的眼睛,以清楚但充滿關愛的語氣對他說:"不要這樣,我們不可以打人。"

不要對孩子有言語上的攻擊、數落或咒罵,而是清楚地宣示規則:"不可以打人"。

日復一日,孩子就會懂得這個規則,在與他人發生爭執時,他就會嘗試其他的解決方法,像是遵守規則、商討規則、尋求妥協,或是透過對話來弄清楚狀況,他能夠為錯誤的行為道歉。

避免-代罪羔羊(可愛的弟弟和壞哥哥)

你覺得該怎麼做?

如果我們問說:"你認為我現在應該怎麼辦才好?""我應該怎麼對你才好?"他們會覺得受到誠懇對待。大人的束手無策,常常會刺激孩子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避免語言暴力-你很笨、我真後悔生了你這些語言在孩子心裡所畫出來的痕跡,會讓孩子朝著他所刻畫的方向發展瑞士有一位教師作家(約克。耶格)寫了一本書叫做"笨,是學來的",在這種語言暴力下的孩子,有可能使他朝著唯唯諾諾的性格發展。

如何從憤怒的激情中冷靜下來?

大人也可以道歉

爭吵時,可以以下問題,共同尋找解決方法:那我們現在該怎麼做?那你們覺得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爭執的雙方,必須給予充分的機會,讓他們很從容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DSCN4979

書裡頭有不少小遊戲推薦給父母以及幼兒園的教師,想想我們教養的中心思想。何不就從小做起,從自己做起,讓孩子擁有一輩子都受用不完的價值觀與性格。

與大家共享。

博客來書址


1030612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笑中帶淚的另類親子旅遊書》
附圖1
 
還記得,我第一次出國的時候,爹以很"忌妒"的口吻說,唉,我活到大把年紀才坐過飛機,你們才剛出社會就已經去過好幾個國家了;這句話,等楚喬出生以後,變成我和老爺對他們說,想小時候,我們可是自己賺錢存旅遊費用,你們這兩小居然在"嬰兒"時期就出過國。

但一說完,自己馬上又嘲笑起自己,帶孩子出門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我們父母,貪圖孩子在旅行中的點滴苦難與快樂,希冀保存這黃金的父母十年。

可是,帶孩子出門是一件難事?那帶父母呢? 那一定又是另一種心情吧?

當我看到這位韓國的年輕人(30歲),還是要改叫熟男,帶著他60歲母親一起闖蕩世界的時候,我都要很忍耐才能不驚叫出聲,因為,這是我一直渴望做但又不確定自己做得到的事情。辭掉工作的時候,我曾鼓勵阿爸將生病的母親託給我,讓他自己去旅行,也曾想過,帶他們一起出遊、甚至是帶生病的母親坐飛機,完成他們夫婦的夢想,但,這始終是嘴巴上的願景,沒有付諸實現,是故這本書讓我興起了想要閱讀的念頭。

為什麼? 為什麼會有人想要跟"媽媽"一起去環遊世界?

作者如是說:我不需要什麼偉大的旅程,只想看看老媽「玩樂」的模樣。說得鄭重一點,是我想看到老媽像個無憂無慮的孩子,盡情享受每一刻的模樣。--想要一起旅行的原因 

92

作者一開始想要帶母親旅行,是因為剛去世的父親,一來為了安慰母親悲傷,二來想帶給母親不一樣的體驗,因為,很多媽媽當了媽媽以後,生活就此只有孩子。想一想,或許我們也都是以這樣的心態在彌補著生病的母親,帶她走一走,留下珍貴的照片。

作者的文筆其實是蠻好笑的,很多驚險的自助旅行經歷,在他筆下寫來十分有趣,常會讓我在閱讀的時候大笑出聲,惹來楚楚的詢問。不得不說,自助旅行本身就是一件十分驚險、有趣的事情,當又必須帶上一位母親,那樣的困境又會變得更加的有愛意。

母親簡單一句「兒子,這真是我這輩子看過最棒的寶物。」這句話暖化了作者的心,我也想像自己有這樣的能耐讓爹娘也有如此體驗嗎?

93

作者說:子女還小的時候,媽媽忙著照顧小孩,惦記著小孩。隨著年紀漸長,媽媽從某個瞬間開始事事依賴子女。因此,現在得換我照顧老媽,惦記著老媽。我不就是為了明白這個苦澀的事實,才跟老媽一起踏上旅程的嗎?「就算弄丟所有東西,也不能失去護照」的念頭,轉瞬間變成「就算弄丟所有東西,也不能失去老媽」。

94

只有在旅行裡相依為命,只有在陌生遙遠的國度裡,更能珍視自己心中的寶物。

當作者提及母親拋開束縛在中國跳舞的時候,我想起某年我們一家在阿里山上玩瘋的情境,旅行會讓人鬆懈心情果然無誤。

94_2

旅行也是考驗彼此的感情的重點,當作者提到母親大爆發,他也發覺自己疲累點極限的時候,我想,母子之間最真誠的情感都會在一夕之間重修舊好。

96

那就是為什麼,再累,也都要攜著一家老小的理由。

97_2

當然,作者環遊世界的事蹟也令人神往阿。

他走訪一些世界的角落,沒有太多的圖,可是光用寫的,就讓我血脈噴張,恨不得丟下孩子立馬去環遊世界。

98

即使面對危險的情境,作者也總是以保護母親為第一優先考量,記得他在埃及聽到槍聲的第一反應,就是立馬去摟住自己的媽媽,是多麼令人動容的事情。

99

旅途中,除了危險、風景和母子之情。

100

其實也有很多關於朋友的,就像是作者媽媽透過了這次旅行真的開始了自己的部落格交友,甚至到了異國結交朋友,這都是旅行所帶來的好處。

101

這是一本背包客會愛看的書,充滿了冒險。

這也是一本媽媽會愛看的書,有了對未來的幻想。(楚楚啊,長大以後,你也可以帶媽媽去環遊世界嗎?)

這更是一本大家都會愛看的書,有歡笑、有熱淚,也會讓人有無限感動。

102

雖然暫時,我們還不能踏上環遊世界的路。

但,現在起,我們可以試著繼續帶媽媽去旅行,創造更多幸福的記憶。

[工商服務時間]

*《帶媽媽去旅行》新書介紹影片

60秒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b-HiSPDn0&feature=youtu.be

120秒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2df6QsFYY&list=UUxVeZ1xzsHzhWWUMl7b2mHQ

這是我遲早得做一次的選擇,
因為能陪老媽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少。
雖然一開始我不知道環遊世界能做什麼,
旅途中能看到母親的笑容,
就是我追求的幸福。

* 博客來新書介紹頁: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29223

[文末贈獎活動]

1.請點至幸福的另一個世界粉絲團 按讚成為粉絲 

2.分享(權限請點公開)並留言,我支持帶媽媽去旅行:幸福與夢想的背包客之旅;我想帶媽媽去_________。

3.活動至4/3為止,將於4/4抽出3位幸福粉絲獲得"帶媽媽去旅行:幸福與夢想的背包客之旅"新書一本。


1030311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好吃飯是什麼意思?》

DSCF9461.JPG

前陣子碰上博客來特價,花了點時間上網找了些育兒書,其實我很少買書,我喜歡上圖書館借,不過,搬來搬去的我,暫時也還沒有找到新的借書地點,反正博客來特價,就入手了幾本書。其中,最令我期待的是這本"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

他有一系列的書"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睡覺",這種書名對正在困擾中的父母,總是特別有吸引力。

楚小孩其實很乖,不只我,大家也都這麼說,經常性帶出門,也是因為他講的聽,又不會胡亂哭鬧,說起來,真的是一個好帶的孩子,不過,他就只有一個讓我有點頭痛的問題,就是不肯"好好吃飯"!!

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的原點,到底孩子怎麼樣才能叫做"好好吃飯",我在還沒看過這本書時,做為媽的理解就是,小孩子乖乖坐在位置上,吃完他的一頓飯(不管煮什麼都能下肚)後下飯桌。

不過,看完書以後,我才明白,其實這種吃飯是父母心中"好的吃飯",並非孩子的好好吃飯,我覺得這本書至少教會了我這個最重要的觀點,吃飯是為了孩子本身,並非大人自己要求的規範,這是我們身為父母得重新省思起的重點。

先來說一下我家的吃飯大戰是什麼模樣。

其實楚楚小的時候並沒有餐椅,多半都是請他坐在小椅子上吃飯,當然,有時他可乖乖配合,但大多數他其實最喜歡動來動去,有一口沒一口的吃,他很少要求要吃什麼,遇上了不喜歡的食物,他一律吐出來,最令人受不了的,就是一口飯含在嘴裡,怎麼樣也不肯吞下去。

上來跟我們一起住以後,為了讓他養成吃飯的規矩,也去IKEA扛了餐椅回家,努力了幾次,終於順利說服他要乖乖坐在餐椅上吃,只要他一離開餐椅,我就把食物收起來,這樣試過幾次,又在他耳朵旁邊洗腦,吃飯要上椅,終於他也能習慣。

但邊吃邊玩,"挑食"的情況始終沒有太大改善,因為他老是很"精實",體重沒什麼再增加,每次胖了瘦了,就成了我唯一判斷他有沒有營養健康的指標,到了高雄,為了讓他吃下更多的食物,我嘗試戒下幾頓奶,但是,他還是這個樣子,有幾次,為了讓他吃下碗裡的最後的幾口飯,大人精疲力盡,小孩哭鬧可憐。

不管是威脅他,不吃沒有ㄋㄟㄋㄟ喝。
還是利誘他,吃完飯就有糖果巧克力吃。
總之,不知所措的父母,幾乎能用的手段也都用光了。

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會覺得小孩真的很難照顧,尤其是2.3歲的孩子,有自主的意志,根本撼動不了。

而這本書,剛好在第一章就切中了我家的情境,吃飯到底是緊張還是有趣的事?

我想,在我家,我都用"大戰"來形容,那勢必是緊張的?

作者問了一句超關鍵的話,你做任何事情,喜歡有趣還是緊張呢?

一語道破為娘者,天啊,我為了逼我的孩子吃下我的飯,我把吃飯變得很緊張、很恐怖,甚至是一場交易遊戲,可是,孩子不吃又不行啊?總不能餓他肚子吧?這是為娘者最大的為難之處。

不吃完,孩子好像不夠健康、營養。
要他吃完,這頓飯顯然又很難過,如何才能兩全其美?

第一個迷思就是,沒吃完、沒吃不代表孩子沒營養。

孩子自己會調節營養的系統,他想吃什麼、吃多少,讓他自己決定。
身為爸媽的,要決定的是,什麼時候供應早午晚餐,供應什麼樣的內容。

想了很多,為了不讓飯桌上繼續成為戰場,也不要讓自己失去吃飯的樂趣,每一回精疲力盡地陪楚小子吃完飯,我也都不餓了。

我開始認真地實行"供應"但不管他吃多少,吃飽了就收起來。

先不說楚小子這小孩有沒有真的開始樂意進食,對我這個準備食物的媽咪來說,已經是一種解脫,我不再自責晚餐準備的不夠豐富,孩子不要吃,我不再需要好聲好氣或是壞脾氣地要求他把食物吃完。

他說:麻麻,我不要吃青豆。
我會回說:好,那給麻麻吃,好好吃喔。

你以為那小孩難道就可以選擇他愛吃的,永遠都避開有營養的食物,別忘了,供應什麼食物是我們的自由,我並不會因為他討厭就從此讓這樣食物在餐桌上消失,反而是一而再再而再地上桌,而父母要成為孩子最優良的示範,如此一來,或許他就會有勇氣嚐試新鮮的食物。

回想我們自己,要吃一樣沒吃過的東西,是不是也需要提起很大的勇氣?

第二個迷思:成長曲線說的話?

當爸媽的,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吃得營養、長得健康,最好是又高又帥,當我們不知道到底吃的夠不夠?最容易拿來做比較的就是衛生署公布的兒童成長曲線,但是,真的當我們的身高或是體重落後在曲線之下,我們的孩子就稱之為"太瘦"?或是"太胖"?

書中提到重點是,只要曲線的發展是採取平穩成長的,孩子也常表現的活潑、有活力,那麼相信自己的孩子就是健康的,他表現在外的,不一定是食物所影響的。

想一想,我從小一直被外觀的體重所困,不就是對自己的身材不滿意,就是活在被別人嘲笑的眼光下,我一直以為努力應該就會有好的身材,不過,說真的,如果自己都不愛自己的外觀,那麼,誰會尊重妳呢?

第三個重點:認識食物金字塔。

爸媽到底要怎麼樣準備和供應營養的食物才對,書中介紹了三種類別的食物,分別分為紅燈綠燈黃燈,當然,綠燈的意思就是可以無限制地供應給孩子(所謂的無限制,是指在正餐時間只要孩子想吃,就可以給他吃),黃燈就是適量地提供,而紅燈就是能不給就不給,但不要完全的禁止。

大致上我們大概都能區分健康與不健康的食物,只要記得一個重點,飯桌上的食物要怎麼供應,是我們可以掌控的,只要是好的,孩子就給,當然,甜食或是糖果餅乾對孩子的健康沒有太大益處的,書本上並不鼓勵完全的禁止,而是偶爾的給,畢竟,我們都知道,越是禁止的東西,越是吸引人。

這就是我為什麼幾乎有時候出門或是假日會破戒讓楚小子喝他愛喝的,但我盡量減少分量,讓他感覺到沒有被控制,但是其實暗中,我們還是減少了份量。

管太多或者管太少

食物不該被管太多,但是用餐的禮儀和規則,應該要有一定的規矩,這是書上教給我的,孩子想吃什麼,可以煮給他吃,但決定不要過度受孩子控制,讓孩子可以用"那我就不吃"的這一招來控制父母。

當然,這本書還闢了專章從0-6個月到學齡的孩子的每個階段問題,我個人認為對孩子的爸爸媽咪來說,是一本挺實用的書,有些觀念改變了,會覺得自己的做法和耐心也改變了。

孩子的改變,當然也不是一瞬間的,至今,他還是有他不愛吃的食物,但是,也奇蹟式的在不要求他吃的情況底下,吃進了我們覺得很好的食物。

讓孩子當回自己的主人,主控自己對食物的權利。
讓父母當回自己的主人,主控自己對提供食物的權利。

接下來,只要努力讓吃飯變成快樂的事,就是我認知中的"好好吃飯",與大家共享之。

書名: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
作者:安妮特。卡斯特尚/哈特穆。摩根洛特
譯者:陳素幸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時間:民國98年
定價:NT260


991219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是孩子情緒管理的最佳老師》




如果說養出有力量的孩子是一本工具書,那做情緒的小主人應該是一本生活小故事,把理書面對教養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匯集起來成為一本很好看的書,寫著裡書如何去面對樹和旦兩個情緒不同、成長不同、長幼次序不同的孩子。
 
每一個生活的小片段,都隱含了理書看待孩子以及人生的小智慧。
 
生活的力量是感人的,生活的幸福是無限的,端看我們怎麼去看待而已,我看到的是理書面對生活孩子教養的困難,她運用了自己諮商上的技巧也運用自己生活的智慧來處理,這一點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雖然我們都毋庸置疑地愛孩子,但是,我們無意間都將我們身為父母的期待加諸在孩子身上,使用了我們父母的權威角色以及身份來控制了孩子,我們常說,我很接納他啊,他考試考不好,我也沒罵他啊!
 
可是,父與母沒說出口的期待,往往都展現在非語言的表現上了。雖然沒罵,但失落也全寫在臉上了,那還不如向孩子承認父母內心的失落,但父母願意用愛來陪伴陷入低潮的孩子。
 
這讓我也反省到了當父母自己,如果不能體悟自己內心中的父母期待,儘管我們再如果告訴自己,我是包容我是多元,孩子看到的我們也不一定會是如此
 
我很喜歡理書幾個小手段,或許說,是諮商技巧,例如說故事。
 
當樹對很多不符期待的事情都發出「哎唷」的感嘆聲。
 
我第一個想法就是,傳統的爸媽,一定會說,幹麼什麼事情都哎喲,你有什麼有什麼要知足啊!這麼不知足的孩子,真是不可取!想到我們以前啊,要唸書都很困難(我不知道現在這樣的父母還多嗎?我自己的爸爸還是不由自主地就會陷入這種迴圈)
 
可是,理書卻很正面的接納了他的孩子,在他哎喲完之後,試圖去理解他的情緒,然後接著他的話「示範」…真好,甚至說了一個很好玩的故事,一個哥哥總是說哎喲,一個弟弟總是說真好的寓言故事。(說故事真的是一個很棒的能力,尤其對6歲以前的孩子來說,除了可以教育之外,還可以適當轉移注意力)。
 
不去批評和評價孩子的情緒,但是教導他們如何去引導自己負向的情緒轉向正向,這是多麼高超的技巧
 
上次去上敘事治療的課程時,講師提到,我們這世代、這社會之所以有這麼多「心理」上受創的人,多源自於我們從小被教導壓抑真實的情緒。
 
大人們告訴我們不要害羞的時候,沒有說,害羞也是一種好的情緒。
大人們告訴我們不要生氣的時候,沒有說,生氣也是一種必然的情緒。
大人們告訴我們不要嫉妒的時候,沒有說,嫉妒也是一種必經的過程。
 
於是,我們當有負面情緒產生的時候,除了壓抑和貶低自己為何有這種情緒,要不,就是讓情緒累積到一個點後爆發,最後再來究責是你…妳…爆發了我這樣的情緒。
 
其實不只是要教導我們的孩子要當情緒的小主人,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妥善保管管理,我們很多大人也得重新學習起,當自己情緒的主人,找到自己情緒的地雷圖,試圖說說自己的情緒給親密的家人、親密的另一半甚至只是寫在日記上給自己看。我很喜歡講師用的詞句叫做清地雷,認識自己的地雷,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地雷慢慢自心上移除。

唯有我們越是清楚情緒的真實來源與面貌,我們才能真正與情緒共處。與大家共享之。

書名:
做情緒的小主人:一對諮商父母的教養書
作者:王理書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時間:民國98年
定價:NT300


990607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很忙很忙很忙...但再忙,也不要忘記孩子在心中的順位




平常,我閱讀部落格文摘的習慣,多過於閱讀書籍,大概是老了,所以專注力不足,不過,好處是,因為閱讀過文摘,當看到書名的時候,就會特別有印象,這本書就是在陳安儀、佑佑皮皮家看到的好書推薦,看圖書館架上有,我趕緊抱回家。

雖然說,書名寫的是爸爸,但我迫不及待就開始想看,對我來說,爸爸在我的成長背景裡,從來就沒有在教養中缺席,可是,確實只扮演了部份管教的角色,要一直到我外出讀書、媽媽生病以後,和爸爸的關係才比較親近。大概是自己的父愛太晚才有,我很在意老公這個父親的角色,我從來就不認同男主外、女主內,孩子的教養應該由母親來負擔這樣的話。

話說,孩子本就是一顆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結合的,哪有說,只有媽媽需要負擔照顧責任對吧?不過,確實,現代社會工時長、責任制的工作環境,造成爸爸們每天光是應付上班精力就很累了,更別提要陪伴孩子、照顧孩子。

可是,真的忙碌起來,孩子就要放在最後嗎?
真的忙碌起來,小孩的成長就可以稍微地略過了嗎?

這本書就是一本勵志聖經,用許許多多受訪者的經驗法則來告訴我們,再忙,怎麼樣和孩子保持一定的熱情;再忙,怎麼樣和孩子密切有關係連結;再忙,怎麼樣照顧孩子心理與外在的需求...

看完以後,我有許多感動,不過因為是跳著摘錄一些受訪者的話以及一些小秘訣,我覺得很像是一本工具書,或許也可以像理書說的一樣,累的時候隨意翻開一些章節,讓書來告訴你答案。

對我來說,比較感動的有幾個部份:

1.別以為永遠來得及...

這個章節是本書的最後一個段落,可是,卻讓我覺得是最重要的提醒,也是最殘忍的提醒,無常始終在我們的生命周遭發生著,說真的,我們誰也沒把握,有沒有辦法活著看到世界末日的那一刻,我們或許等不及孩子長大,我們就先行離開,也或者孩子可能先我們而去。我很喜歡理書在另外一本書說的,分離或許讓我們感到悲傷難過,但相同的,他也讓我們學會"珍惜"。你願意花多少的力氣來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個時刻。

不過,也不要以為,得辭去工作、無業在家,每天陪在孩子身邊就是最好的,質與量的評估,給孩子的基本需求,書中提出的"鐘形理論"是最棒的說法,很多事情過少不好,但過度了,同樣也會造成不良的結果。

2.排出生命的優位順序

時間不夠,常是我們用來擺脫一些麻煩事情的藉口,這本書很清楚的指出這一點,也就是你可以看到一些人,即使工作再忙碌,晚上回家還是可以打電動、看球賽,甚至下班後和朋友去居酒屋吃吃喝喝,更甚,排個二奶約會、三奶約會都不會是問題,那為什麼,在我們忙碌的生活裡,卻擠不出一點點和孩子相處的時間。

老公看到這本書中,對他最衝擊的是一個小孩為了要買爸爸的時間,願意花20元美金跟爸爸購買他一小時的陪伴,說真的,時間真的是可以擠的,而且,很多心思和特別的日子,只要願意刻意排開其他事情,對孩子來說更顯重要。

3.關心不是只有陪伴而已

好爸爸養成計畫裡面,我看到幾個小秘訣,其實我覺得還蠻好玩的,一方面我覺得不只是對待孩子可以如此,一方面對自己的老婆也可以喔~因為這些行為的背後,主要只是在說一件事,孩子老婆,我再忙,你們的事情對我而言就是最重要的。

例如,把自己的工作計畫排出來,放進家庭的重要活動,時時刻刻讓電話可以保持暢通,抽個半小時也要跟孩子吃早餐或是晚餐,找幾個有空的假日帶孩子享受活動、享受生活。你努力加班,老闆或許會給你薪資,可是,放棄一點薪資陪伴孩子,用點心思愛孩子,那是一生受用無窮的寶藏。

4.好爸爸是需要學習的(媽媽亦同)

這一點也是我為什麼要借書回來的原因,老公一直很擔心,把孩子接上來同住以後,他會變得很忙很忙,連理會孩子的時間都沒有了,可是,每一次和孩子分開,確實也傷了他當爸爸的心,所以在天平的兩端擺盪不定。

我藉著書想要告訴我家拔拔~爸爸,你不是只有一個人,我會努力協助孩子在我們身邊,而我們也能一切正常運作,累是一定會累,你也一定捨不下孩子顧自己,可是,這也是上天要考驗我們的智慧,讓我們充分地有效率分配我們的時間,讓孩子這個童年是充滿愛的陪伴

感謝老天爺,在我感到茫然失措的時候看到這本書,讓我能夠吸收一些新的體驗與能量,並將這些能量轉移給我辛苦的另一半,也祈禱這些能量讓他順利度過工作、課業、家庭忙亂的生活,我們一起努力吧。

與大家分享之~

書名: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
作者:布魯斯、羅賓森著/但漢敏譯
出版社:台北縣:野人文化
出版時間:民國98年
定價:NT280


990526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現代版孟母三遷




看書是一個很奇妙的因緣,大概也突顯了自己現在的困惑與煩惱,大概是感覺到我的孩子要從抱在手裡的嬰兒變成可以教育的幼兒了,自己很努力地想要趁著這段時間充實一下。每次去圖書館,就會在育兒教養類的書籍類前徘徊一段時間。

那天無意間抱回大橋媽媽的這本書,之前就在網路上看過推薦,不過,我不是很清楚書的內容,後來就還是帶回家讀了。

大橋媽媽的敘述風格還蠻簡潔明快的,讀起來沒有想像中的難(嗯,比起來,我覺得理書的書籍真的需要花比較多的力氣去了解),大致上是一個媽媽為了給一雙兒女多元、善良、多語的教育環境,遠渡重洋從日本到大馬當一個移居就學的外來人的過程。

當然,一路上的心酸點滴,都會讓人感佩大橋媽媽的毅力與耐心,以及兩雙兒女在這樣開放式的教育底下,所創造出來的親子關係,很舒服的一本書,沒有太大壓力,很快就可以閱讀完畢。

孟母在古代,為了孟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連換了三個環境,大橋媽媽為了讓她的孩子們可以學習到多元的語言,不惜帶他們到國外求學,而且,一路換了三個學校,從英語到中文,每一步都陪伴他們去學習。

對我來說,有幾個新的觸發點。

1.語言這個東西,真的是需要環境來營造,但是不需要比較嬴或輸在起跑點上,只要能夠有興趣保持熱情,而且有用武之地,溝通有時候不只是語言的力量,也是一種人的力量。我在書裡面,看到許多好例子,如何讓環境來教導孩子、引領孩子做自己。

2.沒有一種完美的教育方式,一開始大橋媽媽是不滿意日本的教育環境,所以才選擇出國教育,我自己覺得,整體大環境的改變,或是教育方針,或許是不容易改變的,就像有的家長認為應該完全不要有家庭作業,有的家長卻覺淂孩子需要多學習、有的家長認為公布成績對孩子來說是件慘忍的事情,有的家長就會認為,一昧的誇獎、安慰孩子,只會讓孩子缺乏挫折容忍力。

所以...過少或是過度保護都是不好的,如何去創造較適合孩子的環境就變成成人的責任,大橋媽媽選擇了出國去尋找一個適當的教育環境,那我們如果無法如此做,有沒有可能在國內也為孩子找一個適當的地方?

3.最讓我感動的是大橋媽媽教給孩子的最大收穫是--當我遇到挫折時,我會想:前面的路還有很多,我們能選擇的不僅僅只有一條。這也是我最想教給我親愛的孩子,人生不可能都有一條很順遂圓滿的路,也許有,但也可能會有小風雨,而我能留給你的最大資產,就陪著你去走任何可能的選擇,走了痛了傷了,都可能是一種成長與體驗,我想這才是大橋媽媽寫這本書最想傳達給大家的。

4.改變與適應能力是另外一個重要的教育議題,我自覺人是討厭改變的,喜歡固定且安全的習慣模式,因為那讓人感到安心、信任,不會有挫折感,可是,也因為對於改變的負向想法,總是讓我們面對改變的時候,充滿無力、無奈,只能被迫去接受。可是,因為大橋媽媽的移動式教養,反而讓她的子女們對於改變環境、改變方法都很能釋懷,即使會因為要與喜愛的同學、環境分離,他們也都能坦然面對,最後發展出自己最喜歡發展的地方。

我想,如果改變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議題,那就早一點讓孩子找到如何處理悲傷、分離但又可以擁有自我意志的方法,這也是孩子人生的寶藏與技能。

推薦給大家。

書名:大橋媽媽的移動式教養
作者:大橋佳代子
出版社:台北市:遠流
出版時間:民國98年
定價:NT280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lib.com/kayoko555


990525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之路,也是成為自己之路》




其實,我一直都還蠻喜歡理書的書本,最近因為常與學生家長討論學生問題與親職技巧,所以借了幾本跟這方面有關的書籍回來看,越看越有感觸,越看越覺得當父母親真的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業,而且這條路上充滿了坎坷的荊棘,而父母親可能得流超多血,才能夠看得清楚這條路真正的面貌。
 
這本書基本上分成幾個章節,包含對於當父母的觀念澄清、期待需求以及實務技巧、和理書的親職日誌,每一小章節其實理書都會帶入一些諮商的語言,強調連結、覺知和轉化。
 
我自己覺得,其實並不好讀,很多東西也不一定能夠懂,尤其對於可能才是新手爸媽,或者是不常使用諮商技巧的人,可能會覺得有些距離,所以,我覺得可以把它當成工具書,就像理書說的,不一定要全書一起看,有時候在親職路上遇到困惑的時候,把這本工具書當成天使牌來用,想到哪裡翻到哪裡就用到哪裡。
 
我自己對書裡面幾個部分還蠻有感觸的是,序章教養觀念,這個章節帶著我們去回顧自己走上父母之路的過程,我們為什麼要成為父母?成為父母的意義?我們又是如何知覺自己對孩子的期待?以哪些投射?哪些是父母的需求哪些又是孩子的核心需求?
 
說真的,我從來沒有想過那麼細的問題,我一直覺得身為父母是一種天職,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職,不過,我也很清楚,不是每個人都要走上這條路,而我自己願意走上,那是因為我認知我的父母給了我一個我覺得很充實的人生,而我也很願意帶給我的下一代這樣子的人生觀念。
 
可是,確實,等生了孩子以後,才真正發現,孩子是來教導我們重新成為人的!!我們遺忘自己如何成為自己的過程,透過孩子的成長歷程以及我們跟他的親職互動,我們又重新形塑了自己的樣貌,要能夠給孩子足夠的力量,那我們就要先給自己足夠的力量,這點很重要。
 
依此,理書在技巧篇第一部份,就教所有的父母自我照顧的方式。
 
我不知道這對其他父母來說重不重要,但對我而言,自我照顧與孩子同在是很重要的課題,如果我內心沒有照顧好自己,即使我的人、我的時間給了孩子,我經常是帶著愧疚感的,我覺得我無法給出我全部的自己。相反地,當我認知到,此時此刻我的身心靈都是要跟孩子同在的,我發現那段時間,我給孩子的好多,而孩子也總是真心地回饋他與我在一起的時光。
 
另外,我覺得蠻值得學習的跟大家分享的是理書使用了正面的親密技巧,我覺得這個是我們的教育背景較少教導的,很少人會教導我們去使用內心情緒去與人互動,也鮮少有人來告訴我們內心的情緒流動狀況,所以,我們都一直是靠著壓抑和忍耐情緒來忽略情緒的存在。
 
但有一天,當情緒凌駕於想法之上時,我們常常會讓情緒成為控制我們自己的人。
 
當孩子哭,我們總是請他不要哭。
當孩子生氣,我們總是生氣他生氣。
當孩子害羞,我們總是嘲笑他羞人。
當孩子挫折,我們總是希望他堅強。
當孩子無法分享,我們總是希望他有肚量。
當孩子不要,我們總是希望他能順從。
 
但是,都沒人來告訴我們,為何不能哭?為何不能生氣?為何不能害羞?為何不能失望?為何一定要分享?這些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她其實還舉了一個例子是我蠻常跟家長溝通的點(包含我自己的爸爸),他們會舉一篇長篇大論來說教,告訴孩子,誰誰誰做了什麼豐功偉業,所以他現在成為這樣,如果你能夠忍耐不去做某些快樂的事情,你或許就可以跟誰誰誰一樣厲害。
 
我常想,這個誰誰誰,對孩子的意義是什麼?又有誰來體會為何孩子會覺得他的需求很重要。
 
可是,認知需求跟去為他達成需求是兩件事情,現代社會,也有太多的父母過度去滿足孩子所有的需求,以致於孩子生活在自我的世界裡面,無法去覺察別人的需求。
 
所以,要當一個不太鬆不太緊的剛剛好父母,是理書覺得最好的狀態,不過當然,那真的是一個很艱難的功課,尤其面對不同氣質、性格的孩子,那彈性的大小又得因人而異。
 
楚楚進入了一歲半的"小青春期",很多事情他渴望自己作,可是他又會強烈依賴需求,想要的時候會用哭來索討,我常在想,怎麼樣做可以教導他懂得等待、懂得提出需求,但不是用哭來表達。可是又不能對他的哭泣不理不睬,真的~每一步決定都好像在打仗一樣。
 
看完理書的書,我想,我會試著做兩個明確的策略,一是用具體化取代概括化,二是用正面字眼來取代負面字眼,我以前很不喜歡說不可以,不過,我最近發現我很常跟楚楚說不可以。
 
當我想說不可以的時候,就用"要"來取代。
 
不可以爬太高。(要扶著階梯站好)
不可以玩馬桶。(馬桶是用來上廁所的,楚楚要尿尿嗎)
不可以丟玩具。(請楚楚把玩具撿起來好嗎)
 
試著用不一樣的字句來達到同樣的效果,乎,要真的能做到,真的不容易。
 
開始覺得當爸媽真的是一門無底洞的深淵啊!(哈)
 
書名:養出有力量的孩子
作者:王理書
出版社:台北市:三民書局
出版時間:民國97年
定價:NT280
 
990520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做個幸福的爸媽,養個幸福的孩子》




有人常說,當了父母以後才開始學習怎麼當爸媽,這句話說的也是,但是,其實我自己開始學習當父母親卻是從當社工開始,因為要面對的兒少保護的父母親們,全都是因為不知道怎麼使用方法來照顧孩子的家長,所以,我也常常聽他們的問題,聽著聽著,就試圖去努力找出問題的答案,而且使用一些技巧來教導這些覺得和孩子相處很困難的爸媽。

不只是教育他們,某部份來講,我也常常反思在我自己的生長過程以及未來要教養孩子身上。

所以在圖書館,我也經常到教養書籍類的架子上找一些書,有些書我覺得很適合給我的家長看,像這一本韓國心理醫生寫的育兒書,我就覺得挺受用,她整理了一些常見的父母親的作法、困擾,然後整合她自己身為媽媽、心理醫生的經驗寫成,怎麼說呢?有專業的部份,但寫得很淺顯易懂。

只是,我一直覺得,育兒書真的是一種"知易行難"的秘笈,除了懂和理解,要能夠真正地按照書上的教養方式以及思考邏輯來做,真的是需要很多的耐心、愛以及自省,我想,當爸媽應該會是我和老公一輩子的功課。

雖然是韓國媽媽寫的書,不過大概是因為全球化的關係,我覺得亞洲國家的媽媽遇到的問題都相去不遠,但是我覺得書中想要闡述的幾點觀念我覺得很棒。

先分析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父母親。

這個很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模仿的對象、生長的背景、生命經驗,這些東西都會影響著我們成為一個怎樣的父母;如果我們對自己夠了解,我們才能去體會,或許我們在身為父母這個角色上,有著自己的盲點。

小時候被打大的,就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小時候不大有自信,希望孩子什麼都很強,小時候經濟狀況不好,就想給孩子什麼都最好的,溫柔的媽媽,常會被孩子操弄,嚴厲的媽媽,常會推開孩子而不自覺,和孩子距離太遠的媽媽,不懂孩子的需求,有時候,不是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父母,我們就會長成什麼樣的面貌,因為我們的生命經驗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態度,如果知道了自己可能是什麼樣的爸媽,再根據孩子的性格去擬定我們的教養策略。

當一個能夠控制情緒的父母親

這一點很重要,但卻也是我覺得最不容易做到的地方,大家都很清楚情緒是一個很可怕的敵人,情緒一來的時候,我們的面目通常很猙獰,我們的語氣通常都很火爆,我們的行為通常都不受控制,所以當這樣的我們被情緒控制了的時候,在我們的孩子面前,我們常會是一個失控的父母親,而孩子也常常會在發怒父母底下,成為情緒的受害者。

這真的很不容易做到,因為我自己也曾經因為某些無法控制的情緒而說出一些我自己事後也都很後悔的話,面對現在才一歲半的孩子,我其實都還不至於到無法控制的地步,可是我能想像,有些時候確實會讓情緒控制了我們,面對個案有時候也是如此。

不過,我真的覺得找到ㄧ個失控可以紓解的做法很重要,覺察自己即將失控了,就找一件可以降溫的事情來做,不管是暫時逃開、不說話、冷靜、深呼吸都可以,只要是你覺得有用的,一旦瀕臨失控邊緣,就趕快去做。

套句作者的話"不管我們發不發火,世界都不會有絲毫的改變,可是當我們決定平靜下來處理事情,孩子跟我們就會有所改變",想一想,是不是真的如此呢?我們氣得半死,可是孩子的確也無法改正他的行為,那就朝著改變行為來做吧,省下發怒的時間和氣力不是更好?

一概承認與接受

常有人問我,我先生到底有沒有我無法忍受的特質,說真的,我覺得有些性格真的是天生也改不掉的,他有他的路、我有我的想法,即使我再怎麼說我們倆有什麼相似的個性,確實,我們也真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人。

不過,都成為夫妻了,如果再去針對彼此不同的那個相異點拼命吵,對事情真的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對孩子也是一樣,我真的相信,每個人生長在世上,會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發展軌跡,不是一套方法對每個孩子都適用的。

有些媽媽會問我,為什麼我這個方法教導老大,老大乖巧規矩地長大,老二卻是如此叛逆不聽話呢?難道我的教育方式錯了嗎?

說真的,我覺得很多爸媽還是有一些迷思,認為一套教育方法可以讓每個孩子一體適用,這真的不是一定的,有活潑的孩子、有文靜的孩子、有外向的孩子、有人緣不佳的孩子、有喜歡戶外的孩子、有喜歡人群的孩子,每個孩子在面對一樣的教育體制的時候,會產生不一樣的想法,我覺得在千年以前,孔子就說了句至理名言"因材施教",只是看我們有沒有真的做到而已?

第一步,或許就是承認與接受我們自己的孩子真實的性格。

先做些快樂的事,再做痛苦的事情

這個大概跟我們一般受的教育不大一樣,從小到大,我們所接受的觀念大部分都是先吃苦後享樂,這樣才是正確的,可是在親子關係裡面,作者提出了先緩解孩子的情緒,再來解決問題,我倒是很欣賞。

試想,我們是大人都有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那麼,孩子怎麼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情緒,當情緒不好的時候,如果我們還是一直要他做一些痛苦的事情,或許,親子關係會更僵化,如果讓我們跟孩子都有些彈性,找些快樂的事情一起做,最後在一起討論如何面對痛苦,或許孩子比較能夠接受痛苦。

書中其實闡述不少案例,因為作者是心理醫師,所以會遇到不少求助的父母親,從這些家長身上,好像看到自己的縮影,可是,別以為這樣子,作者在教養這條路上就是一帆風順,她確實也都實實在在地面對了自己孩子的問題,甚至包含孩子父親、家庭紊亂,她甚至還去找了其他心理醫師談話,才得以紓解自己的情緒。

我很贊成書上說的一句話,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發生問題、觀察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隨時都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去學習和把解決問題的能力內化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去防堵問題的發生。

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學會如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成為一個會解決問題的人,也是給所有當父母親的,不用祈求孩子這一路的成長路上都不曾遇到困難的問題,而是努力教導他、陪伴他去面對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就已經是一個很棒的父母了。

我記得那天,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兩性關係和親子關係中,自我成長的都是女性",很妙的是,在我看的幾本育兒書裡面,我確實也都好像有印證到這樣的關連,作者最後還語重心長地要寫給天下的爸爸們看,只是我很好奇,爸爸們看得比例高嗎?

我內心中相信,一定有願意為了自己孩子付出和成長的爸爸,就像我家爸爸一樣,和我討論完一個教養策略以後,就會相互提醒與打氣,所以我還是鼓勵正在育兒路上打拼的媽媽們,幫這些或許不知道怎麼加入教養聯盟的爸爸們一起來擔負一些責任。教養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如果夫妻同心協力地共同教養,相信孩子也能夠成為一個更幸福的孩子。

我期許自己和老公,能夠當一個幸福的爸媽,養出幸福的孩子,加油~

書名:不必犧牲自己也可以教出幸福的孩子
作者:申宜真教授
出版社:高雄市:核心文化
出版時間:民國96年
定價:NT280



990516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是在聽別人的生命故事,這次聽聽自己的》




會知道這本書是透過同事的介紹,現在大家組了一個私下的讀書會,除了書也看影片,相互支持和成長,不過,幾次因為都碰上週五聚會,我都沒跟上,但是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還是借回來看一看。

一直都在聽別人的故事。
聽受到暴力對待的婦女,如何陳述她和她先生的故事。
聽受到不當管教的兒少,如何說著他在家裡成長的故事。
聽動手打小孩老婆的加害人,如何說著他之所以動手的故事。
還有老婆婆遭到遺棄時的生命故事、一群經濟弱勢的男單、女單,如何活下去的故事。

永遠都無止盡的故事,每一個故事對社工員來說,都是一個珍貴的歷程,一個幫助他們拼湊自己人生的歷程。

但是,社工員自己的故事呢?

在這個錢少事多離家也不一定近的行業裡,到底是什麼支持著大家繼續走下去,哪一個感動的點讓自己有那麼一刻對自己身為社工感到驕傲?又,常常在扶持他人人生的社工們,有沒有恐懼的那一刻?有沒有自己受到傷害的那一刻?有沒有自己身為社工無力的地方,大家到底又是怎麼過來的。

這些事情,或許在我們自己社工圈常是流傳著,因為我們靠互相了解、互相支持來撐下去。但也有人就此再也不願意說自己要當社工了,而這本書,或許就是希望別人知道也或許希望社工員也聽聽同是社工員的故事而蒐集起來的。

沒有難懂的社工理論,也沒有複雜的社工倫理,也不是討論難搞的個案,有的都是每個社工之所以成為社工的背後故事,有人受過傷、有人需要幫助...,也有人就是立志當一個助人社工,他們來自很多領域:兒保、成保、老人、醫療、精神、戒治所等不同專業。

但那唯一的價值卻不變,就是助人,這就是社工。

如果你也想知道社工的故事,我倒也推薦這本書,那是個快速讓你懂得社工到底在做什麼的書。
如果你也是一個忙碌迷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在這條路堅持下去的社工,我也推薦這本書,這是一本讓你也能感到,啊~其實我並不寂寞的書。

如果這本書不是翻譯的,而是真正屬於台灣社工寫出來的生命故事,我想那又會更動人。

曾經,我也迷網過,討厭過,不懂過,自己一直想要站的位置是什麼,過去年輕時、求學時所追求的那一份正義的熱情,是不是在對於個案的挫折感、制度的冷感中默默地消逝了。有一種,即使有天,不當社工了是不是會比較好的感覺。

可是,說真的,那只是疲累時跳出來的無助感,我真正的內心深處,我愛這份工作,每當我想起對個案說的每一句話,我自己就忍不住地希望能再多說一些,因為我知道,這些我細微的作法,或許不一定能真正去撼動每個我想撼動的,但是,就像蝴蝶效應一樣,默默地起了漣漪也不一定。

那,個案不一定按照著社會傳統期待的走,那也是她/他的選擇,但是因為有我們在旁邊陪著他們,他們的每個決定都可能多想一點、多做一點、少繞一點,那也是個進步。

我愛當社工,有時候不一定是這份工作帶給我多大的成就感,而是我覺得當了社工,所以我學了、懂了很多事情,我知道人的複雜度、人的動態、人的改變,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正面想法,不只是用在個案身上,有時候,我也用在自己的家人身上,而我,確確實實也感受到這股力量對我生活的影響。

我不知道我對社工這份熱情可以到什麼時候,可是我知道,我現在真的很以我的工作為榮。

書名:社工員的故事
作者:Craig Winston LeCroy著/李晏甄、林立譯
出版社:台北市:群學
出版時間:民國98
定價:NT280


990331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管他良不良,當個快樂媽咪最重要》




星期一因為老公的課比較輕鬆,我也就比較容易去學校找他,他繳了一大堆的學費,學校的資源卻用不大到,我只好幫他用,趁著他還在趕到學校的路上,我先抵達了學校,於是就跑到圖書館去等他。

圖書館是個適合打發時間的好地方,想唸高考的科目時我就坐在自習的位置,享受圖書館的寧靜與舒適的空間,唸累了,我就會起身到處走走晃晃,看看有沒有什麼適合讀或是最近想要看的書。

於是,發現了這本樂當幸福不良媽媽,看了幾篇文章以後,頗有[天下不良媽媽一般黑]的感受。

其實說是不良,也不過就是相較於傳統的教養方式,做了幸福女自己的詮釋與改變而已,看完以後,有些想法我往後或許會效法,但有些,我還是沒辦法這麼不良,而有些想法,是我現在就已經在做的了。

Antonia是個很有趣的媽咪,她每次反思自己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時,她會試著去回想起自己的成長與發展,但是,其實我對於3歲以前我媽給我的教養,卻是一點印象也沒有,我比較能夠說得出來的時期,已經是到國小、國中階段了,我媽明明就全職帶我和我弟,可是,我真的就說不出她怎麼教養我們。

我能所知的,多數都是爸媽後來覆述給我聽的,所以,有時候我覺得很好玩,覺得楚楚好像我在了解我小時候的翻版一樣,而我也總是會再去看一些書籍,來了解這時期的孩子到底在想些什麼。

我總結幾個書上我覺得有趣的重點,如果有興趣的人,可以直接上幸福女的部落格或是去買/借這本書回來參閱。

*勇於與眾不同
*讓孩子自主地吃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當一個安靜的媽媽,停止一直說"不可以"
*喜歡閱讀是一種享受,而懂得思考,不被書拉著走,才是一種幸福
*不說謊的媽媽
*會笑的母親-在父母面前是一個會笑的兒女;在兒女面前當一個會笑的父母
*北歐的父母都會讓孩子迎向冷風,絕對不會過度的保護孩子
*堅持何必動怒
*讓老公當爸爸
*全職媽媽走出來


看完以後,我確實開始覺得媽媽是一個藝術工作,要當好媽媽的角色,沒有專業的養成背景,應該說人生就是在養成一個媽媽特質,但是方法卻是靠著自己摸索和反思出來的,但是真的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自己相信的立場與堅持。

而當全職媽媽的幸福就是可以把這門藝術淋漓盡致地發揮到極致,我覺得Antonia就是如此,依著她教養的態度與方式,順便也把自己的成長與人生發展給整理了一遍,所以,孩子給我們的不只是一個快樂而已,有時候更是很多很多的成長。

這個假日,為了孩子的事情跟他爹不開心,其實如同每個三代家庭一樣,我們所面對的不是只有自己和男人而已,還有每個人對於教養態度的想法與做法,我不像幸福女一樣,可以勇往直前地去衝,因為,我總是得考量身邊的這個男人,我和他愛的人相互傷害的結果,他一定是最為難的那個。

但是,我很堅持的點是,不管我做了什麼、沒做好什麼,我愛孩子這一點,沒有人可以抹殺,我絕對不可能故意或是輕易地去傷害我的孩子,但是,我也總是不希望自己像個大老鷹一樣,綁著我的孩子躲在我的羽翼下。

我喜歡他到處去走,到處探險,到處玩耍,即使弄得髒兮兮的,即使破壞了我心愛的東西,我卻也總只能皺著眉說,楚楚你真是個破壞王一枚啊,但是不責怪,對他來說,這是他現在的樂趣與工作啊,我一直覺得,如果孩子少了探索冒險的興趣,未來,他的人生可能會比別人辛苦而難過。

但,有些人可能就會把這些視為我們的疏忽或不經心,我只能說各自表述,只要為了孩子好,去爭辯你的方式好還是我的方法佳,我覺得是有點作白工的。當別人不小心覺得我們不是個很好或是管教方式有問題的父母時,我和老公的作法就是私下相互療傷,給自己支持。

這就是那天我受了傷的原因,我以為最懂我的心情的男人居然也認為我有問題,不過後來證明,他只是擔心我。那我就寬心了。而教養這條路,我仍然希望做我自己,我是楚楚的媽,所以我用自己的方式來教他、養他。

看完書以後,我還上網去查了一下部落格,因為我發現書裡面有幾個錯字沒有校正出來,一看才知道原來Antonia是自費出版書籍的,一個為了自己孩子辭去工作的全職媽媽,把她專心陪伴的這兩年寫成書,我想,會是她女兒長大後最好的禮物。

而我呢?

或許,也該真的認真思考當個全職媽媽,體會一下那種需要寫成一本書的幸福啊!!!

書名:樂當幸福不良媽媽
作者:Antonia Wang
出版社:台中市:白象文化
出版時間:民國98
定價:NT280

990330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旅行與人生》




從圖書館又抱了一堆書回家,除了看國考的書,我也要充實自己,陪老公一起上進,這是我們共同的承諾~

這本書還挺有趣的,我以為會是很無趣的話題,結果,是本很討人厭又很刺激的書,討人厭的地方是,大前研一怎麼可以去這麼多奢華而且又很棒的私房地球景點,每個地方在他的描述之下,真的都成了一生中非去不可的地方,可是,動輒幾十天的假期、幾十萬的預算(←還不快去買樂透)。

雖然現在好像真的不能去,看看流流口水也是挺過癮的。

我超想跟著大前研一推薦路線去的地方:

威尼斯

-趁著還沒下陷快去吧!!-
想要去搭著鳳尾船吃頓美食。

阿曼度假村(普吉島)

-最近的人間極樂之地-
我最近真的瘋狂地想要去泰國、去曼谷、去普吉島。

帛琉

-潛水的天堂-
預算最許可的地方,又有直飛的飛機,還有我跟老公最愛的潛水活動,啊啊,真想去!!大前研一說,這裡是個最適合充電的地方,哪天沒電真的要來去充一下。

中歐的鑽石(布拉格)

-浪漫的布拉格-
最適合像我們這種熱戀中的男女了!!
想要漫步在古都裡,享受步行漫步的樂趣。

看完以後,深深覺得如果要去那麼多想去的地方,請努力吧!努力地賺錢,努力的錢滾錢,努力的讀書,努力的用功,每年,都得安排一個地方去一下。

人生和旅行的奧義在哪?

大前研一說,掌握當下才不會懊悔。他的字典裡並沒有「找一天再...」這些字,因為人類並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即使你說「找一天再...」,也不能保證那一天一定會到來。相對的,你也有可能不會再有相同的機會。這麼去想、這麼去行動的話,人生的每一瞬間,就會全部成為既鮮明而濃厚的記憶。

↑超喜歡的段落。

大前研一說,旅遊風格就是人生風格,他超愛不按牌理出牌,但是要做的,他就會去做。

那,我的人生風格就一定是偏保守的那種,我喜歡計畫計畫再計畫,但是,我又喜歡人生美麗的意外是吧?不然,小楚楚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出現?

希望我的旅行風格可以更棒!我要更用心去體會生活、體會旅行,然後做成紀錄,老了以後,我就也來寫個「旅行與幸福的奧義」,哇哈哈!

書名:旅行與人生的奧義
作者:大前研一
譯者:江裕真
出版社:商周
出版時間:民國96
定價:NT260


981001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客人的聲音,就是來自神的一句話》


有雷...不喜勿入



我這個人有個毛病,就是對於認識的人、認識的作者、喜歡的演員、歌手,總是會有一股根深蒂固的傻勁,相信他們演的、寫的、說的、唱的,應該至少都有個穩定的水平。
 
同理,如果不幸被我討厭的作者或是歌手,我也很容易先入為主地認為不太OK,雖然自己覺得這種以偏概全、討厭嘗鮮的個性不大好,不過一時間也很難改過來。因此,在圖書館看到「荻原浩」三個字時(明日的記憶作者),雖然書名跟簡介(連結此去看看)不大吸引我,忍不住還是借回來看。
 
不過,看完倒是沒有讓我不滿意,反而看得有點津津有味,或許是書中有時闡述的待客哲學,讓我頗有感觸,讓我一步一步說來。
 
這本書由主角佐倉涼平的女友離家、他自己離開一個大型企業公司到一家中型食品公司,一個看起來頗糟糕的生活,他從中面臨工作的變化、女友的心態、以及回顧他自己從玩樂團到成為上班族的一段故事。
 
後來,大多有趣的故事是從他在業務推廣部的一次會議上,揍了自己的長官以後,被調職到「客服室」,一個號稱裁員休息站的地方,開始面對和以往不同的工作開始。
 
這一段作者用了很多很多細節和故事來闡述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與無奈,我覺得很有趣,男主角一開始到客服室的時候,幾乎沒人要理他,在客服室裡的都是各式各樣的怪咖,不管事的室長、經常遲到但是是道歉專家的主任、有失語症的神保(失語症還在客服室,妙吧?)、只專注在電腦上的羽澤電車男以及後來加入和公司高階長官有染的美麗秘書
 
很奇怪的組合吧,讓我想到日劇-庶務二課,只是庶務二課說的是小螺絲釘和花瓶的戰爭,而客服室卻是牽動整間公司醜聞的起源。
 
該怎麼說呢,很長、很幽默的故事,我覺得一開始看男主角接電話時的狀況,一直到他後來開始享受客服的服務,我會反思到自己在工作上的態度,說真的,他們解決的是食品公司的問題,但是,也常會遇到無謂的恐嚇和勒索,而我們通常解決的是一般民眾的問題,如沒有錢啊、怎麼申請補助啊、是不是有免費的孤兒院啊,諸如此類的問題,也會遇到無理的民眾不斷地抱怨政府的政策或是社工服務,此時,我們不但不能生氣、回嘴抵抗,反而要像男主角他們一樣,努力用最虔誠的態度,來緩和民眾(客訴)的怒氣
 
裡頭的道歉專家,經常傳授男主角一些如何撫平客人的方式,看得我是嘖嘖稱奇,也沒有想到,其實說話和肢體語言的藝術真的是一門大學問。
 
男主角從一開始厭惡這樣不斷接收怨氣、抱怨的電話,到他身體直覺反應地接電話後,他開始真正思考,客服室真正存在的意義,僅是收容開除需要離職的員工嗎?還是能夠從這些客訴電話裡面,協助公司走向更正面的途徑。
 
也的確,從新產品上市後,客服室開始不斷接到客訴電話,多數是打來抱怨新杯麵的麵粉難吃,這也讓男主角不解,平常不斷收集的市場調查,為甚麼上頭的人卻一直都沒有發現呢?(民眾不斷地打電話到基層抱怨政府政策以及法規的無理,但是,上面的長官也常無法苦民所苦,有點悲哀)
 
到了有一次公司貪小便宜找印刷廠製作刮刮卡,卻出現重大瑕疵,原本以為需要花費大筆金額解決調解的,在道歉專家的引領下,卻用一筆小數的金額就全權處理好了,更是讓男主角對於自己目前的工作有了成就感(當初,他是為了五斗米才暫時留在這樣的部門裡)。
 
而長官的確也看到了他們的長處,拜託他們前往處理一件與民間合作卻談不攏的生意,這也是男主角單獨出頭的好機會,他努力地用他的方式和老闆洽談,卻在一連串的長官奇異的行為下,發現了公司一件秘密,原來副社長一直都有段不倫之戀,而他喜好自拍的行為,造成了對方以照片要脅他,要使用他們的產品。
 
偏偏他們的麵粉工廠,卻生產的都是黑心產品(近日來的三鹿毒奶粉以及日本毒米事件恰好接上書中的內容),所以,客訴的客人並不是吃飽沒事幹的,也的確產品有問題。
 
也因為如此,男主角這個部門開始反攻,將這個扶不起的阿斗,企業的第三代小開拉下來,雖然因此,男主角也正式離開了公司,可是,他卻大吐了一口氣。
 
他們公司的名言「客人的聲音,就是來自神的一句話」,或許,每件事情的背後,都有需要我們去了解發現的地方,而不尊重客人或是自己所服務的對象,那就失去了經營事業的真正意義。
 
這一個從上班族小人物去看大型或小型企業惡行惡狀的一本有趣小說,十分建議改編成電視劇來播放呢,男主角,我覺得織田裕二或是克橋雅典都不賴,一定很有趣。
 
和大家分享一本與明日的記憶調性十分不同的長篇小說。
 
書名:來自神的一句話
作者:荻原浩
譯者:劉錦秀
出版社:商周
出版時間:民國97
定價:NT300
 
970920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可以幫助一個人,也可以毀了一個人》



繼「明日的記憶」後,我又借了一本改編小說,一樣還是沒看過電影,直接跳過看原著,這本書,過程曲折起伏,我想,可以理解被改編成電影的原因,可是,看原著其實有點模糊,松子到底哪裡被討厭了呢?
 
除了最後,她成為一個又髒又噁心歐巴桑的時候,我認真說,她其實還蠻受寵愛的,不然,也不會延伸出這麼多的故事。
 
松子的一生其實都圍繞著「需要愛」,從她小的時候,和體弱多病的妹妹爭奪父親的愛;到擔任中學老師的時候,爭奪學生對她的寵愛;一直到後期遇見懷才不遇的潦倒作家、被逼著去做土耳其女郎;和作家的好友產生不倫之戀;與土耳其女郎的馬夫談戀愛,後來發現被利用,殺了馬夫;最後在自殺前夕遇見了鰥夫理髮師,過了兩個月幸福的家庭生活;又檔郎入獄,出獄後,擔任美髮師,卻不幸遇到中學那個學生,陷入戀情,最後變成逃難情侶檔,兩人雙雙入獄,因為學生不想再拖累老師,所以兩個人各自陷入的地獄,從此,松子開始變成令人討厭的松子。
 
很充實豐富的一生吧!讀的時候總不免這樣想。
 
作者用了倒敘法和自敘法交叉的方式,來描述一個從未謀面的姪子,如何去發現姑姑過去的生活,然後反省、檢視;亦從松子的角度,描述她對於上述事件的想法,不得不說,有些話,還真的是會偏激到讓人感覺或許這樣悲慘或是一直遇人不淑的人生際遇,是來自於松子自己本身偏執的個性。
 
看完以後,我只是覺得可惜,松子其實是一個很漂亮、又有才氣的女生,從她能夠吸引到校長對她性騷擾、學生暗戀她進而傷害她,到後來,她開始以身體賺取自己生活費用時,那種精準認真,其實,她能在每個行業都找到自己的一條路,因為她的專注力很強、她的學習力很棒、重點是,她的毅力也很驚人。
 
所以,為什麼找不到真心愛她的男人呢?
 
其實我覺得有,潦倒作家、理髮師、最後相戀的學生其實都是愛她的,但是,更大一部份,是需要被她所愛,因為她愛人的方式是向她父親一樣,不斷地寵溺,不斷地付出,她很少愛自己,因為對她而言,愛就是全新的付出,即使被討厭也沒關係,即使失去生命也沒關係,即使失去尊嚴也沒有關係。
 
她就是這樣在爸爸疼愛妹妹的陰影下所學習到的愛的真諦。
 
所以即使這些男人傷害她,她只要能跟他們在一起,她也不會離開。
 
這是真正的愛嗎?
 
我不知道,或許世界上就是有很多這樣的愛存在,我們社會處的工作才會做不完。
 
所以,我一點也不覺得松子討人厭。
但是,我也不會同情可憐她的際遇。
 
我只知道,愛情運用得當,會幫助一個人活得更好、變成一個更好的人。如果,只是把需求愛、被愛需求當作糧食,沒有想過未來,那愛情會使得一些人做出傻事,衝動行事,最後毀了一個人或是兩個人的一生。
 
書名: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上)(下)
作者:山田宗樹
出版社:台北市:皇冠文化
出版時間:民國96
定價:NT250
 
970916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一本勸人家多生點的書》



這本書是在圖書館無意間看到的,正想帶回家享用的時候,圖書館居然說那是新書不能外借,只好默默地記著書名,然後等待可以外借時間,然後上網預約。
 
很妙,大概是自己要當媽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就是會跟這種書不期而遇。
 
從圖書館抱回來的時候,我就迫不期待地讀起來,後來,我自己覺得,其實我還是愛那本黑木瞳的「愛的理由」多一些,可是,這本書也寫得還不賴,挺適合一些正在猶豫生或不生,或只生一個猶豫生不生第二個的爸媽。
 
整本書大約從幾個軸線分別拉開,包含該不該生第二個孩子,辭職回家陪孩子以及兄弟間手足之愛、鬩牆、爭執等親職細節。
 
第一軸線,或許是很多人會把書本借回家看的理由吧,畢竟,現代人一定都很掙扎,要不要生孩子呢?生了要生幾個呢?
 
作者很可愛,在書裡直言,她就是希望大家多生點,所以寫了這本書,很誠實吧!所以,打定主意不要孩子或者是一個就夠的爸媽,可能就別閱讀這本書了,作者說,每個人生都有其選項,她只是恰好在兩個孩子的選項上,跟大家分享她幸福的生活經驗;或許,下一次,會有人出書分享-我不生,但我很幸福之類的,好啦,恕我離題。
 
我只是想告訴大家,不管妳的選擇是什麼,都要選其所愛,愛其所選喔!
 
這一軸,對我沒太大吸引力,因為,這個問題我跟老公婚前就已經討論完了,基本上,當然,生養孩子一定很辛苦,當然,現在人也沒什麼養兒防老的觀念了,當然,不生養孩子也不代表人生缺了一塊,只是,像我們這麼相愛,又有能力生養孩子,想不出不生養的理由。
 
那要生幾個,我一直都抱持著,不然我們就是當頂客族,不生玩別人小孩就好,要不,就是一定得生兩個,兩個才有得作伴,兩個才有得分享,兩個才有得吵架,兩個才有得商量,手足之情既然是用手和足來形容的,那就代表了不可取代的意義。
 
我很難想像,小時候沒有弟弟一起拌嘴的生活,
我很難想像,小時候沒有弟弟一起聊天的日子,
我很難想像,小時候沒有姐弟情深的合照照片,

我很難想像,小時候沒有妹妹可以照顧的生活,
我很難想像,小時候沒有妹妹可以作伴的日子,

我很難想像,小時候沒有人可以陪我玩大富翁、跳棋、撲克牌或是戲水。
 
這些日子,在記憶裡很淡很淡,好像理所當然,可是,一旦這麼想起來,我就覺得感動,有哪些好朋友,是可能你一輩子甩也甩不掉,可是,一輩子都會這麼緊密相連的。
 
手足是最好的朋友。
 
所以,我想盡我所能生養兩個孩子,讓他們也能像我和我弟妹一樣,擁有一個有手足的童年。這一點,作者舉的例子不勝枚舉,而大家不生的理由五花八門,可是,箇中滋味卻是冷暖自知。
 
第二軸線,轉到作者問了一個大哉問:「願不願意為了孩子辭去工作,全心照顧」。這個問題,我從還沒懷孕到懷孕中,甚至現在快要卸貨了,還在想,可是,還是沒有想到一個適合我自己的答案。
 
作者當然有她的選擇與答案,我同意某部份的父母陪伴,是用物質生活無法得到的;但我同時也處在無奈的現實邊緣,全職媽媽,代表著另一個意義就是全職工作爸爸,很不捨得把經濟壓力丟給老公,然後,自己享受著親子間的成長互動,這是我所掙扎的。
 
即使現在我屈服於經濟壓力之下,暫時讓寶寶給婆婆們照顧,可是,我希望自己能做到像黑木瞳媽媽一樣,在實際的時間效率分配下,做好陪伴孩子、做好工作,讓老公也能夠像媽媽一樣有時間陪伴寶寶。
 
這個部份我先保留了一部分可能性在心裡,但是的確也和我親愛的老公討論過,真有那個需要,我可以離職全職照顧寶寶,但前提是,我們都有所準備、有索取捨。
 
最後談到手足兄弟間的吵架、鬩牆,作者舉了很多很棒的例子,來敘述一些教養原則,例如:公平、動口不動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紛爭等,我覺得都很不賴,只是,要真正做到,我想要經過很多很多考驗與意志力的訓練。
 
例如,不說出,你是姊姊,你應該要讓弟弟。-不公平
例如,不說出,你們為什麼可以吵架,應該要相親相愛。-不允許手足鬩牆
例如,不說出,你為什麼都不像姊姊一樣,看姊姊都這麼乖,你卻這麼頑皮。-不客觀、手足比較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記憶,這些話應該都很熟悉吧?至少,對我來說,大姐讓小弟、小妹是天經地義,弟弟長期在姊姊功課優良的比較下,缺乏自信。這些都是真實曾在家裏出現過的。
 
當然,我不會去怪我的爸媽,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些話或許出自好意,卻可能造成我們一輩子的遺憾,很多事情,爸媽不是天生下來就知道的,所以,我現在才會努力去看書、努力反省、努力學習,學習如何當一個好太太、好媽媽甚至好女兒、好姊姊。
 
人生的課題真的是說一輩子也說不完。
 
不過,人生也是因為這樣有趣不是嗎?
 
好啦,看完這本書以後,我跟老公的新決定就是-
兔年要生個兔迪迪或是兔妹妹來跟小王子作伴(哈)。
 
書名: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作者:汪培珽
出版社:台北市:時報文化
出版時間:民國97
定價:NT280
 
970828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是小說、是人生、也是對自己的一份回想》



圖片來源:博客來書籍館



拖著再不寫,恐怕,也寫不出詳細的書摘了,但其實,我並沒有想要摘錄書中的某些字語,很純粹的想要分享一些有關於我與書本之間的互動。
 
有時候,我去看人家的書評,都覺得別人很厲害,大家都看得很仔細,也都會從中去摘錄佳言名錄,反觀我自己,常常都是寫書摘、寫著寫著,就變成心得分享,好像在抒發自己的情感,有些不好意思,不過,我還蠻喜歡這樣的讀書方式,那與教科書的讀法不一樣,帶給我的多是人生的感受、對生命的連結。
 
這本書的初見面,是在竹山的上山閱讀。
 
其實早就知道這本書很有名,因為作者另外一本暢銷書「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實在賣得太好,也是一本讓人對生命重新反省與檢視的生命學之書,所以,理所當然的,第二本著作,也成了大家所關注的書。
 
因為閱讀時區分成了上山閱讀上半部,後來從圖書館借回,閱讀下半部。自然感想也有些差異。
 
簡單介紹一下書中內容,故事描寫一個在遊樂園裡的老工人艾迪,自從退伍以後就困在家鄉,每天重複一樣的工作。他認為自己被命運綁住,他認為自己的人生是被沈默卻又暴躁的父親害了。他待在這個海灘小鎮,孤單一人。他只剩下回憶。在83歲生日這一天,他為了救一個小女孩而喪了命,進了天堂。在天堂裡,艾迪遇見五個曾經出現在他生命裡的人。這五個人逐一對他說出自己的故事,以及他們是什麼時候在人間與艾迪相遇。艾迪逐漸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生命裡一直都有別人的生命;而別人的故事與自己的故事,會在最無法預料的時空,產生交集(節錄自博客來書籍館內容簡介)。
 
在上山閱讀讀的時候,其實正好是工作低潮期,對於手邊的個案有種「使不上力」的挫敗感,認為自己的工作無效,沒有功用,懷疑自己對於處理兒少保護個案、高風險個案的能力,在屆滿2年的工作生涯裡,我似乎舉不出一個自己處理得十分滿意的個案。
 
結果我就看到伍迪的人生,他終其一生都在遊樂園裡看顧遊樂器材,他對於工作的嚮往、對人生的夢想,所以,他更是認為自己無用,直到,他為了救一名小女孩死後上了天堂,遇見五個人後,才明白,生命其實是環環相扣的,在生命的這條線上,隨時因他人而獲利或是因他人而失去,但不管是獲得還是失去,有時候,只是命運在背後操弄而已。
 
所以,在個案的生命線上,我或許是個過客,也或是只是匆匆一瞥,或許是個重要的人物,但這些,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因為我從來也不可能知道,別人的人生是怎麼樣的。
 
那我又何必如此在意自己是否真的對某些個案造成了某些變化,因為就算有變化,我現在也不可能知道,我只要努力地扮演好我自己的角色,但求問心無愧,雖然我也明白,有時,無心、無意的傷害,也可能造成別人生命線的扭曲,就相書中的伍迪一樣,因為無心而讓兩個人失去了生命。
 
讀到後期,伍迪的人生更明顯地被寫在書裡,看到了他與父親的那一段,我突然也想起自己的家人。
 
最近,家裡起了一些波瀾,弟弟在台北的情況不是很穩定,造成爸爸心理的負擔,居中的我,其實都一直很清楚,他們兩個的心結是什麼,也因為在旁觀看,所以可以抽離得很清楚觀看,但是,我卻也無法插手,因為解鈴還須繫鈴人。
 
兩個人間的心結,從小就種下,而弟弟長期外住的結果,造成後來,兩個人的溝通變成似有若無,弟弟曾向我坦承,他面對爸的心理壓力,爸爸總是向我訴苦,他面對弟的委屈心理。
 
直到最近,弟弟在台北的情況被家裡知道,我才不得不驚覺,這問題已經到了需要好好解決的地步,否則,可能一輩子兩個人就這樣懷著對彼此的心結,像伍迪一樣,面對父親的期待與傷害,終身遺憾、終身憤怒、終身怨懟,卻直到死的那一刻見到父親時,才了解,其實他是愛父親的。
 
但是,要怎麼做,才能夠化解兩個人的心結,我也還在摸索。
 
沒有試試看,又怎能知道方式,只希望爸與弟還有我,都能夠成熟地去面對家人間的情感糾結,畢竟,我們是一家人啊,即使不愉快,也能夠學習面對、處理並且放下。
 
否則,很可能就是抱憾終身,不是嗎?
 
有想過,死後,如果有五個人得來跟你說故事,那可能是哪些人嗎?
 
我希望,自己不管與上帝派來的哪些人相遇,我都能以感恩、知足的心去面對每個生命中的人,因為有你/妳們,所以才有我這樣的人生。
 
書名: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作者:米奇艾爾
出版社:台北市:大塊文化出版
出版時間:民國93年
定價:NT250
 
970818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是一本演員媽媽寫給女兒的散文日記》



這一本書是在圖書館撿回來的,當時沒有太多想法,我說過,最近看的書都偏往親子、愛情、自我覺知方面的書籍,回來以後翻了翻才發現,這本書居然是我很喜歡的日本女演員-黑木瞳所寫的。
 
她除了精湛、跨年齡、多元的演技令人折服外,沒想到還寫有一手好文筆,我對她的崇敬,又多了一些。
 
在更深入地讀了這本書以後,便喜歡了此種風格,一方面,我覺得它與理書的書有些相似,兩個人都屬於情感細膩的人,寫著散文日記,敘述著平常的生活,與孩子間的互動,每篇散文後都有一兩首短詩。
 
短詩的風格很簡潔,但是很容易寫進一個女人、一個母親、一個妻子的心。
 
令我更加羨慕的是,她們都得以把這些日記留存下來,日後還能跟自己的孩子分享,她們用她們的文筆紀錄著她們孩子的成長紀錄及身為母親的為難、喜悅與豐富。
 
當然,與我目前生活最有相關的,是我即將要迎接身為一個母親,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讀書,小王子有事沒事的胎動時,我總是會淡淡地微笑,拍拍肚皮,對小王子說,怎麼了,是不是也同樣感受到媽咪內心對於他的感動。
 
為了什麼生養孩子?
 
其實,說不上個什麼理由,也沒有為什麼不生,好像是遇到對的人以後就想做的事,生養兩個我們的寶貝,努力過我們的生活,做我們想做的事,人生,如果都能夠按照著自己的想法前進或努力,那不就是很開心的一件事。
 
看著黑木瞳寫著她自己從小立志,努力成為自己想要的成為的那個人,然後,遇到一個自己愛、愛自己的男人,生了一個女兒,努力經營著自己的生活,即使忙碌的生活,讓她感到有些被切割了,但總是在這些身份間努力找到一個空間,就像她短詩裡寫的:
 
即使我在妳身邊的時間很短
妳的一切
我都很了解
即使不在妳身邊
我也會在一旁
好好地看著妳的一切
和妳在一起的時間
有著濃稠的
媽媽愛的道歉
 
想起我現在的生活,有愛我、我愛的家人,遇到一個可以給我很多愛的男人,現在想要生一個健康的寶寶,每件事情,可能都會把我們切割得很零碎,獨處的時間很少、相處的時間很少、工作的時間很忙,但是,不管對誰,我都希望能像黑木瞳一樣,告訴我愛的人們。
 
即使我在你們身邊的時間很短,
你們的一切,
我都很關心、很關愛,
即使不在你們身邊,
我也總是會在一旁關愛著你們。
 
書名:愛的理由
作者:黑木瞳
譯者:黃碧君
出版社:台北市:商周出版
出版時間:民國95年
定價:NT280
 
970814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記憶是上帝給的最佳禮物,但,誰能真正留住?》



最近睡前一直都在讀「明日的記憶」。
 
其實,不是第一次接觸失憶這樣的議題,從以前韓片【腦海中的橡皮擦】、洋片【我的失憶女友】,我一直都會不小心被這種議題給吸引。
 
或許,因為我有個失憶媽媽。
 
讀起這樣的書有一種心有戚戚焉。
 
不大相同的是,明日記憶裡的男主角,因為早發性阿茲海默症,一點一滴地失去他的記憶,可怕的是,這樣的病症不但慢慢地剝奪走他的記憶,還會慢慢剝奪他生活的能力,包含嗅覺、味覺,甚至是大小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不只變成一個沒有記憶的人,可能還是沒有自理能力的嬰兒。
 
如果說,嬰兒是一點一滴的長大。
 
那,阿茲海默症則是讓一個大人慢慢退化成嬰兒,而且是一個可能是一個會四處走動、迷路、發脾氣、破壞東西的嬰兒。
 
想一想這些過程,總是不免讓人感到害怕。
 
讓我最有感觸的是這本書的結局,男主角佐伯在幾乎忘記自己的妻女的時候,他淡淡地回憶著過往,然後面對現在的妻子,自我介紹著自己。
 
我忍不住地想起媽媽。
 
第一次驚恐的認識失憶這件事。
 
是在媽中風後,從加護病房出來清醒的那一刻,她的眼中充滿不安惶恐,好像誰也不認識一樣,只有慢慢一步一步地自我介紹給媽聽,唯一讓人最放心的是,媽總是記得爸的模樣。
 
害怕媽就此忘記自己了,不斷地在她眼前晃來晃去,不斷地問她重複的問題,媽妳是誰?我是誰?妳住哪裡?妳有幾個子女?
 
有時候,只要媽一答對一兩件事,就開心得不得了。
 
有一天晚上,媽連爸的臉都忘記,爸著急地在醫院裡面竄著,找護士、找醫生,他有種不自然的直覺,媽媽的記憶區塊,一定又出現問題,而且,這一次問題可大了,告訴醫生護士的時候,他們總是告訴爸,這對一個腦中風的病人是很正常的現象。
 
果然,在爸的堅持下,媽的確再度被送進檢查室,媽的腦果然又阻塞了。
 
我第一次、第一次覺得記憶這件事,上帝給得很珍貴,但是,上帝要拿走的時候,瞬間就可以剝奪。
 
一下子被奪走。
跟一點一滴被奪走。
 
結果與過程都很令人心疼,尤其是失憶者的家庭看護者。
 
還記得書上寫到佐伯不記得自己女婿的事,忍不住想到媽也不記得老公的事,那天,老公回來,我問媽知不知道他是誰,媽搖了搖頭,我再問,知不知道為什麼我肚子這麼大,媽還是搖搖頭。
 
我忍不住站到媽的身邊,要她摸摸我的肚子,告訴她,這是她的外孫、而坐在那的那個男人,是我肚裡孩子的爸。
 
從難過、失望到接受,我想,是多數遇到這樣難題的家庭看護者心路歷程。
 
不過,讀完整本書,倒是有點想去看看原著改編成的電影,想要看看影像與書所呈現的感動是否有所不同。

講了好多,覺得好像跟書摘沒有太大關係,不過,就是我的讀後感想啦,與大家共享。
 
書名:明日的記憶
作者:荻原浩
譯者:戴偉傑、劉錦秀
出版社:台北市:商周出版
出版時間:民國96
定價:NT280
 
970809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開始,以為是傷心指引我讀了這本書》



其實,選書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緣分,當我開始不去書局買所謂的暢銷新書或是十大排行,選書成了一個困難但也有趣的工作,可是,也因為帶著無知的自己去面對真誠的書,也特別能面對最真誠的自己,喜愛與不愛,不被世俗的眼光所操控,感動與無奈,全都可以聽自己心裡的聲音,我開始喜歡並且享受這個工作。
 
從第一眼的懷疑,借回來的擔心,一開始讀書的不安,到一發不可收拾的纏戀,理書的文字居然能夠有這樣的力量,而我居然也能感受到這份力量,沒有因為一開始的艱澀而放棄,我感恩自己努力的嘗試,所以得到很多。
 
一開始,我以為這本書是從傷心開始的,書背後的簡介是這樣說的「一個女人所能遇到的最大難題-外遇,婚變……,一個女兒最傷心的事—疼愛她的父親驟逝,未見著最後一面……」,讓我開始擔心是本灰色、憂鬱的書,又偏遇上我最近情情怯的心理工作者,所以讓我有所懷疑,擔心自己會本能地去逃避這本書,但也很神奇地,還是鼓起勇氣把它借了回來。
 
如果,我是編輯,又或者是理書自己取的書名(我想機率應該不高吧),我比較不會喜歡這樣的標題,當然,這是我很直覺的想法,或許,我在書裡看到的傷心其實比愛少得太多,所以,自然而然地去忽略了那部分。
 
這本書,有很多部分都觸動了我內心的某部分,或許身為女人、身為女兒、身為手足、即將身為母親,我們有太多角色重疊在一起,所以看到她所書寫的那些生活角色、自我期待甚至於是對於父母親的思念與想望,都讓我的心在夜裡不停地迴盪著,然後小王子陪我一起靜靜地回憶過去、回憶自己。
 
一開始,努力想要做些書摘,卻發現每一頁或者一個段落,就有我想要記錄下的文字,我放棄了用紀錄的方式,想要把這本書帶給我的改變,直接書寫成文字,然後把理書的部落格加入我的最愛,細細地去品味就好了。
 
還是稍微做個簡介,其實這一本書,是作者平時的生活文字,對於身邊的人事物、自己、家人、事件不斷去延伸的自我探索與療癒,當然包含了她目前生活的重心-孩子,有時候事件是悲傷的,理書則會用她自己的方式去詮釋、去思考,然後轉化成她自己的能量。
 
而我則是在閱讀她的文字時,似乎也重新做了一個療程,不管是對於自己的、對於家人的,甚至於是未來對於我的寶貝的。
 
能與這本書相遇,我想,也是上天的一個安排,讓我在最需要力量的時候,藉由別人的生命故事來帶給我想法與能量,讓我面對未來的一切,似乎不是那麼茫然,讓我面對自己,能夠更真誠、更可愛。
 
我,想把自己變成一個更可愛、更有愛的人,而這本書讓我有能量去成為這樣的人
 
或許說也說不完,對於理書故事的觸動。
 
那對於父親驟逝的不願面對、陰影,讓我想起,自己面對母親突然重病的大二,雖然母親並沒有真正地離開,但卻已經讓我足以擔心受怕,未來,也真的無法與母親靈魂同在。
 
如理書所說:『父親的離開為人生帶來一種破局的啟示,年幼的我一直迷信,只要乖乖聽話,就可以平順安定。』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失去,破除了這樣的迷信,也讓理書開啟了巨大的叛逆,了解了,活得真實與活得快樂又多重要
 
我不也是如此,從小遵循著父母的期盼,要求自己循著大家要我走的路走,以為這樣媽媽就可以開心,以為這樣就可以達到所有的企盼,但真正地沒辦法與媽媽內心世界共享快樂的那刻起,我開始明瞭,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一直不是為別人而活,而是想要為自己活,那來不及讓母親為自己活的遺憾,突然間成為我的陰影,不想讓自己也變成母親,所以開始拋開乖巧,然後走自己的路,不當老師,走上社工一途。
 
可是,理書花了十年才覺知這樣的改變並穩固她的信念,那我呢?
 
理書後來又提起對於父親死亡的接納與愛,這篇,讓我看了幾乎想哭,或許是因為我從來就不曾想過這個議題,又或許,自己的理性不允許自己想起,因為那或許又是一個龐大的陰影,我或許在理性上接納了自己的母親生了這樣的病,但是,內心是否真正地愛這樣的母親,我也不知道。
 
可是,理書告訴了我,
親愛的蒼天,我曾經怨你,怨你取走我的父親……
親愛的蒼天,我也曾經怨父親,怨他拋下我。
親愛的蒼天,我要謝謝你這麼多年,即使我抱怨,你依然眷顧與看護我。
 
親愛的父親,我要謝謝你,這麼多年,即使我不放手讓你走,你依然支持著我成長與前進,終於我有了放手的力量與勇氣。
 
親愛的父親,我要謝謝你,給過我的所有。你給我的生命,給我的照顧,關愛,以及用特殊的目光凝視我帶來的祝福,包含把我當成美麗女子的欣賞,以及期許我是個頂天立地之男性之信任。
 
……
 
在我的心裡,我永遠是小的,永遠是你的女兒,永遠看重你。感謝你傳承給我的,並帶著我的創造力,將他傳出去。
 
理書說,這是一份鍾愛自己的禮物,放下對於這個失去的不接納,用愛去思考,即使母親的靈魂或許在某處守護著我,而我不自知,我也該學著像理書一樣,放過自己、放過母親、放過父親,放過讓這一切發生的自然,學習感恩,感謝過去母親不懈地教導與努力,造就了現在的我,即使現在她無法言語對我的愛,那又如何,我能感受到,她的愛不管於何處,就在我的心中發光發亮,而今,我也即將隨著她的腳步成為一個母親,我把她給我滿滿的愛,現在要給我的下一代,她的愛與看顧,並沒有消失在我的生活裡,而活在我的生命裡。(理書常常寫到自己寫文章時會哭泣,我覺得有些懷疑,直到自己自己寫這段話,也想哭的時候,才明白,原來自我療癒,真的是需要身體的輔助來協助宣洩的。)
 
理書寫到自己與媽媽之間的部分,有一段「給不出支持」的時刻,讓我也為之一亮,回想起自己過去沮喪的不只是工作,其實還有一段時間,是我給不出爸爸支持的時候,因為身為長女,因為比較溫和聽話,因為媽媽生病,我其實是爸爸情緒上的配偶,他對於子女們的擔心,他對於弟弟的期待與失落,他對於妹妹的期盼與擔心,每一段情緒,我幾乎都參與並得給予支持,不只他希望我給,我自己也希望能給。
 
可是,前陣子,當爸爸十分擔心弟弟工作卻又不敢多問,對於弟弟來去匆匆的行為感到失落時,那天上班前,我見到爸爸坐在床上,一如往常地看著電腦,卻忍不住向我吐露著心事時,我理性地知道該傾聽,我理性地給爸爸建議,告訴他可以怎麼作,讓他自己寬心點。
 
但我卻從爸爸無奈的表情與眼淚裡,反射了我自己的無力與給不出支持,其實,爸爸或許需要我告訴他,是啊,弟弟最近真的太過分了,弟弟真的是太不孝順了,可是,理性的我卻知道,如此一講,或許他又會更傷心了,或許他又一兩天沒辦法睡好覺。
 
所以,我給不出支持。
 
後來,理書說,她挑了個自己最不舒服的時候去傾聽,所以給不出認同,只好用自己的身體反應,去轉移母親的注意力,這一招,我倒是沒用過,可是,理書的隱藏模式(親人受苦時,我用讓自己受苦的方式陪他),我倒是類似,因為爸爸的不開心,所以,我也無法允許自己開心的笑,所以,我讓自己也陷入了爸爸的情緒裡,連後來去上班了,我自己還是痛苦的。
 
痛苦的我,又怎麼能照顧好生活在一起的家人。
 
理書說她摸著自己的頭,然後告訴自己:「傻孩子,我知道你的心是多麼願意陪家人一起受苦…但支持不一定是這樣,現在的你是有翅膀的鷹,你飛得高,看得廣,你要給的,是你的視野。你可以蹲下來陪家人,給他們你的體溫,在無法給出體溫時,無須,蹲著陪著,一起受苦」
 
是啊,我現在是個有翅膀的鷹了,無須跟著爸爸的情緒受苦,而是陪伴他,告訴他,他已經盡力了,而我十分感謝他如此努力地為這個家庭打拼,感謝他如此關心著弟弟、為弟弟的將來而煩惱,感謝他如此照顧著妹妹、為妹妹的出路困擾,感謝他如此給我力量、給我支持,讓我有著滿滿的愛向前衝。感謝他,陪伴他,不一定要陪著他吃苦,才是真正的愛
 
當然,理書寫了許多許多與孩子分離、教學,在教育、工作中,自我掙扎的生命語言與對話,每一段都曾讓我思考許久,或許是因為未來自己得真正去面對這些,可能作的決定也不比理書少,所以,不斷地咀嚼理書對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對話。
 
在還沒有孩子之前,我從理書這學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先照顧好自己、先愛自己」。
 
因為帶著沒有愛的付出,其實孩子敏銳的心會察覺。當妳一邊抱著疲累的身軀,一邊付出時,因為沒有照顧好自己,所以身體不斷發出抗議聲,而心靈也不好,孩子此時,即使感受到妳對於他的愛,卻也知道,這樣的愛是沉重的、是疲累的。
 
所以,何不告訴孩子,有時候,媽媽也會壞掉,有時候,媽媽可能會離開,有時候媽媽需要工作,但是,不管在甚麼時候、甚麼地方,媽媽對孩子的愛永遠都在,媽媽對孩子的思念永遠都在,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用最純的愛、用最純的心去面對,這樣,才能給孩子最完整的思考
 
成為母親或者說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之前,我想學理書問自己,
「今天,你為『愛自己』做了甚麼?」
「今天,你用甚麼方式,給出你的愛?」
「今天,你從困難裡學到了甚麼」
 
說真的,這幾天,當我選擇對自己好一些的時候,我發現,我之前給不出的愛,或者使不上力的工作、家庭,我都能一一地去檢視反省,然後改變。因為,我告訴自己,我要對自己好,所以我選擇讓自己好的方式,我要讓自己快樂,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去走,放手讓個案去選擇,讓自己的心擁有愛自己的能量
 
所以,我能夠愛別人。
 
其實,我有好多好多想說,但是,我想,可以放在以後我慢慢說,因為,我知道了要用甚麼方式生活與書寫。
 
我不稱之為自我療癒,我喜歡自我成長,我覺得我又蛻變了,從一隻可能長得不太漂亮的毛毛蟲,慢慢脫掉外殼,然後想要展翅過一番不一樣的人生。
 
我感恩,因為前陣子的苦難與失望與傷心,所以讓我有了可以重新領悟的機緣。
 
書名:帶著傷心前行-一個心理工作者的自我療癒故事
作者:王理書
出版社:台北市:寶瓶文化
出版時間:民國97
定價:NT280
970723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妻子,如果真要留一份禮物給我的愛人,
我在想愛與溫暖或許是最好的禮物》



最近,不知道哪根筋不對了,除了想要多念點教科書,加強八月和十二月的考試之外,又找回以前想要閱讀的心情,或許,得感恩辦公室的讀書會,讓我看完一本勵志書後,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還有我未來的走向,也想為自己的生活,注入更多的活水,而注入活水的方式,就是多想、多聽、多看,多去體會我周遭的人生。
 
為了看自己的毅力可以維持到甚麼時候,覺得來寫點心得報告好了,順便檢視自己能夠維持這種閱讀的習慣多久。
 
趁著下班後到圖書館去抱了幾本書回來,而這本「妻子的禮物」,很純粹地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那兩個字『妻子』,或許自己身為妻子已經有一段時日了,卻一直在想,我要怎麼樣再做個更棒、更好的妻子。
 
趁著颱風天放假時間,努力地把這本簡單易懂的書看完,看完了以後,心情才多有激動。
 
讓我想起,好友是這麼說的:「如果真有生離死別,我願先走的是我」,那如果真的要走了,有甚麼可以留給自己深愛的人,又怎麼樣,才有可能走得安心、走得平靜、走得不留一絲牽掛。
 
這本書的緣起,是從一個面臨失業危機部屬反叛子女冷漠妻子卻又陷入重病的中年男人開始的,從他意氣風發的過去,所累積出來的能力與才能,卻在妻子生病之後,他開始發現,生活似乎不像他想像中的簡單,他以為的成功、他以為的人際關係、他以為的工作地位以及他在子女面前的形象,居然都開始一一的剝落。
 
而他,在這些掙扎裡,透過妻子認識了修女,也經由修女給的作業裡,重新去檢視了自己的生活態度、工作方式以及教養子女的想法,而重新獲得重生,而他的妻子留給他最珍貴、也是最好的禮物,就是促進他的重生
 
讓我想起,考試期間看到的「為自己出征」,重生、重新認識自己和他人的關係,竟然如此的重要。
 
修女上的第一堂課是「溫暖的關心」和「冷漠的關心」差異,如果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不能尊重對方且持續性地給予關愛,那就是冷漠的關心,而冷漠的關心比不關心還令人受傷,這個男人用他一貫的思考模式,關心孩子的生活,卻沒有思考過孩子的需要,所以,造成他與孩子間的相互傷害,他覺得關心孩子卻遭到背叛、孩子卻覺得他的關心只在於爸爸的出發點。
 
這一點,或許是所有的人都可能會犯的錯誤,當我們有了制式的社會觀,建構出自己的成功價值觀的時候,我們就會去想辦法複製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走我們希望他走的路,但卻不是他想走的路。
 
接著,談到了感謝;我對這點有很深的感觸,也暗暗地告訴自己,不管遇到誰,不管是甚麼樣的事情,感謝一個人原比去傷害一個人來得好。而感謝的反彈,或許帶給我們的,是意想不到的驚喜。
 
然後是具體的觀察、自我治療並鼓勵。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修女給的最後一個功課是寫自己的遺囑,讓我有衝動也想寫自己的遺囑。
 
不是詛咒自己,只是想要提前把我即將滿30年的人生,作一個跑馬燈式的檢視,環顧自己的生活、人生,是不是都像書中男主角一樣,在悔恨中度過,又或者,能像書中的妻子一樣,充滿愛與感謝,只怨恨自己沒有多愛一點、多珍惜一點、多做一些。
 
希望我能夠在最近的時間裡,寫出我自己的遺囑,然後列一份遺願清單,把該做的事情列好,然後去做吧。
 
書名:妻子的禮物
作者:河佑錫
譯者:吳忠信
出版社:台北市:東雨文化
出版時間:民國96
定價:NT250
 
970718

cfw01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